2月22日早上9時許,天剛蒙蒙亮,記者便跟隨李成章,開始在其轄區里“溜達”。
“每天上班前,先在社區里轉一圈再回辦公室”是李成章給自己定的標準,他已堅持了很多年。“這樣我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哪里有安全隱患,以便及時制定整改措施。”
今年58歲的李成章,任烏魯木齊市和田街片區管委會和田街社區民警已12個年頭。

李成章(右)走訪轄區商戶
“你看,抽油煙機上的油污太多了,這樣很危險。之前有家飯館因此差點引發火災,趕緊清理。”9時30分許,在一家抓飯店,李成章對店主說。
“好的,我們現在就處理。”店主應聲回答道。
作為老城區,消防工作是重中之重。
“0.29平方公里的區域里,房屋、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說著,李成章走進一家名為“波代克牛羊肉”的店。
在店里環視了一周,眼尖的他立刻發現了問題。
“你看,這里電線太密集、太亂,而且線路有些老化,要抓緊時間重新布設線路,電線要裝進護套管內。”李成章叮囑道。
隨后,李成章走近店內另一間屋子。
房間內放著兩個滅火器,李成章每個都打開仔細檢查,壓力夠不夠、是否過期、能否使用等,不放過任何細節。
“有一個滅火器快到期了,要及時更換。”李成章交待。
這樣的檢查每個星期至少一次。
一個多小時,李成章已走訪了十余戶,他細心將新發現的情況、存在的安全隱患一一記在本子上。
早晨的走訪暫時告一段路。李成章買了幾個包子,在回辦公室的路上,解決了早餐。
接下來是召開派工會,李成章根據最近發現的問題,召集片區具體負責人,督促其及時整改落實。

李成章為居民辦理戶籍業務
11時30分許,派工會議還沒結束,警務室里已來了十余名要辦理戶籍業務找李成章簽字的群眾。
“材料里每個人的信息都要核實,每份材料都要復印留檔。”記者看到,每張表格里的信息李成章都認真核對后,才簽上自己的名字。每天僅此一項工作,就要兩個多小時。
剛忙完,正準備休息一下,轄區65歲的邱中華老人來到警務室,向李成章表示感謝。
“一年前,我孫子得了重病,家人都陪著去北京看病,李警官常來看我,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幫助下,我孫子治病的費用才報銷。”邱中華感激地說。
李成章握著邱中華的手,叮囑他一定要照顧孩子,有啥困難隨時給他說。
不覺中已過了午飯時間。“吃抓飯吧,快!”李成章說。
走進一家飯館,吃了幾口抓飯,“老板,今天米有點硬啊!”李成章問。
“不硬,剛好。”隨行的另一名民警說。
“哈哈,看你,干起工作來像個小伙子,吃飯時才知道自己是個老頭子。”店主的一句話,引來一陣笑聲。
轄區治安秩序是衡量一個社區民警工作的重要標準。
午飯后,李成章開始了再一次走訪。
沿街走訪旅店、網吧,發放安全知識手冊,檢查群眾用電、用火等情況,李成章的腳步一直停不下來。
“今天生意怎么樣?”“海力且木·庫爾班,你的孩子今年就要上學了,有啥困難就說,我來想辦法。”走訪中,李成章不時會停下來和居民聊上幾句。
在他看來,聊天不僅可以拉近與居民的關系,還可以發現不少潛藏的矛盾糾紛,以便及時化解。
“我的日常工作十分瑣碎,但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要當作大事來辦。”李成章說。
18時40分許,太陽已經快下山了,李成章一天的工作還沒有結束……
夕陽斑駁,點點灑在路上,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