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新疆日報記者 徐健 米日古力·納斯爾 何新社 加那提·托力肯)牧民們都知道,每個羊群都會有一只領頭羊。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是若羌縣的牧民集中安置點,作為深度貧困村,如何培養致富“領頭羊”,帶領大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
2018年以來,塔什薩依村黨支部通過開展致富帶頭人評選表彰活動,引導村民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農區畜牧業、庭院經濟等拓寬致富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安外爾·納斯爾:從“經紀人”到公司高管
今年42歲的村民安外爾·納斯爾,是村里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5月22日,記者初見安外爾時,他正在地里指導11名員工鋪地膜。不遠處,停著他去年底新換的一輛紅色越野車。
安外爾早年以放牧為生,2014年搬遷到塔什薩依村定居,最開始在一家企業的紅棗園務工。2015年,他開始自己干,承包了1200畝地種植甜瓜和打瓜。后來,他成立了勞務服務合作社,當起了“勞務經紀人”。2017年,他又承包了2000畝地,產品供應給家門口的新疆羌都棗業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吸納了27名村民就業。
憑著一股韌勁,安外爾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2018年4月,他被聘為羌都棗業副總經理,從承包經營者變成了公司高管,管理公司236名員工,年薪10萬元。
安外爾常對身邊的貧困戶說:“不要光靠政府的補貼,要靠自己的雙手。只要你肯干,我愿意帶著你脫貧!”在他的帶動下,塔什薩依村村民紛紛到企業當工人。在他管理的工人中,本地村民從最初的4人增加到了14人,其中有幾位已經成長為企業中層干部。
吐爾孫·尼亞孜:養“空調兔”增強脫貧信心
在塔什薩依村,一提到村民吐爾孫·尼亞孜,大家都會說起他的“空調兔”。因為他舍不得給自己用空調,卻給兔子用上了。
5月23日,記者在吐爾孫家看到,一排排標準化的兔籠整齊排列,200多只兔子在里面悠閑地吃草。最醒目的是,兔舍中安裝著兩個排氣扇和一臺空調。
“養兔最適宜的溫度是15攝氏度至25攝氏度,新疆冬天太冷、夏天太熱。在咨詢了很多專業技術人員之后,我花4500元買了空調和排氣扇,讓它們有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吐爾孫說。
2018年7月,村里實施庭院經濟項目,村里扶持吐爾孫發展兔子養殖,并給他送去100只種兔。后來,又對他的兔舍改造進行資金獎勵,還給他提供了飼料造粒機,解決了飼料問題。“政府的幫助,使我找準了發展方向,增強了發展養殖的信心。”吐爾孫說。在他的精心養護下,“空調兔”迅速繁殖,目前已經售出80多只,掙了6000多元。
看到吐爾孫賺了錢,一些村民也想養兔子。村里因勢利導,動員另外兩位村民將兔子交給吐爾孫托管,讓吐爾孫帶著他們養。“村里免費借給我的新暖圈就要投入使用了,可以容納800只兔子。我將帶著村民養兔子,擴大養殖規模。”吐爾孫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艾克熱木·艾麥爾:養鴿子是最開心的事
“我從小就喜歡鴿子,它象征著和平、友誼和團結。”5月24日,塔什薩依村村民艾克熱木·艾麥爾在鴿子棚里忙碌著,給580羽鴿子喂食、喂水以及做好衛生工作,這是他每天最開心的事情。
“發展庭院經濟是助推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途徑之一。”塔什薩依村黨支部書記盧志軍說,“2018年,我們出臺了獎補政策和激勵措施,鼓勵村民做他們愿意做的事、喜歡做的事、能夠做的事,對愿意開辦家庭餐館、農家樂的村民進行廚藝、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對愿意發展養殖業的村民,鼓勵并支持他們發展養兔、鴿、雞等與農村旅游餐飲相關的產業。”
2018年8月,了解到艾克熱木有養鴿子的意愿后,村委會通過扶貧項目支持,給他送來480羽鴿子,加上原先飼養的100羽,艾克熱木養殖的鴿子達580羽。“當時要擴大鴿籠,村里還給了我8000元補貼。”艾克熱木指著籠中的鴿子說,“你看,我養的有肉鴿、土鴿,還有觀賞鴿,一對能賣50元至80元,預計今年有2萬元的收入。”
看到艾克熱木養殖鴿子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有好幾戶村民也有了養鴿致富的意愿。據統計,2014年至今,塔什薩依村通過扶貧項目,培育發展了一批綜合效益好、示范帶動強的示范養殖戶,為脫貧攻堅及農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