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天山網記者 張培麗 通訊員 巴扎爾別克·葉爾哈力)7月2日一早,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托里鎮冬都金村蒙古族脫貧戶肖·哈拉就開始打理自家院內種植的蔬菜和果樹,看著長勢喜人的大蔥、黃瓜、豆角,還有滿樹泛著紅光的蘋果,葡萄藤上如綠寶石般閃耀著光芒的葡萄,肖·哈拉覺得特別滿足。
今年54歲的肖·哈拉,飽受類風濕關節炎病痛折磨,丈夫卡瑪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行走困難,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為給丈夫治病,肖·哈拉帶著卡瑪輾轉于州內外各家醫院,昂貴的治療費用,使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她家被評定為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回憶起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時的情景,肖·哈拉說:“那時,我真覺得日子沒法過了,每天都為掙錢發愁,睜開眼睛就要考慮丈夫的醫療費用;2014年以前,我們靠放牧為生,后來身體不好,不能放牧了,就想建個牲畜暖圈,但又缺乏資金;前些年,眼看著周圍一些貧困戶脫貧致富了,而我們還不知道怎么生活下去,心里特別難過。”說著,肖·哈拉眼圈紅了,不忍繼續說下去。
“我家最艱難的時候,精河縣農業農村局工作隊隊員和村干部經常來家里走訪,幫我申請醫療救助金,幫我解決建暖圈的資金難題,他們的幫助和鼓勵,讓我們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卡瑪補充說。
2015年,精河縣農業農村局工作隊和村“兩委”為肖·哈拉一家制定了精準扶貧措施。工作隊通過向精河縣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金,號召工作隊隊員、村干部捐款,讓卡瑪的病得到了及時醫治;2016年,工作隊積極開展生活扶持工作,幫助他們辦理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養老保險。
2017年,精河縣農業農村局工作隊和村“兩委”還為肖·哈拉一家制定了產業項目發展方案,鼓勵她家通過發展庭院經濟脫貧致富。在大家的幫助下,肖·哈拉一家摒棄了“等靠要”思想,建了牲畜暖圈,種起了蔬菜、水果,全年種植、養殖收入7000余元。自此,肖·哈拉家實現脫貧。
如今,肖·哈拉家的5畝庭院郁郁蔥蔥,蔬菜品種繁多,有黃瓜、胡蘿卜、西紅柿、辣子,還種有西瓜、甜瓜等,為發展養殖,肖·哈拉還在院內種植2畝地的苜蓿和飼料玉米。2018年,她家里養殖了16只綿羊,秋季出欄7只羊羔;今年春季,她家接羔育幼增加5只羊,目前存欄14只羊,他們家成為村里的穩定脫貧戶。
日子好過了,肖·哈拉也愿意出門了,見到工作隊隊員,她熱情地迎上去說:“感謝黨和政府對我的關心和照顧!我一定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我一定不會辜負工作隊和村‘兩委’,擼起袖子加油干!將庭院經濟做大做強,持續增加家庭經濟收入,早日過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