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看著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采摘桃子、吃農家飯……這讓塔城地區沙灣縣安集海鎮古樹村村民袁芳又有了新夢想——發展民宿。
袁芳今年39歲,圓臉、愛笑。10年前,她和丈夫就為了能有幸福的生活不斷地打拼著。經過努力,他們不僅生活好了,還正一步步地朝著夢想邁進。
但這一切不僅漫長而且艱辛,一走就是10年。
7月22日,初次見到袁芳,她就給記者算起賬來:“種植桃子到現在已經快五年了,終于見效益了,我這120畝地里有油蟠桃、黃桃、水蜜桃等九個品種的桃子,每畝地能收入兩千元。”
但說起種植桃子的過程,還得從10年前說起。
2009年,袁芳和丈夫練紅星兩人種著十幾畝地。不安于現狀的兩人一合計,開起了滴灌帶廠。
起初由于缺乏經驗,廠子開起來沒多久,投入的資金就賠得所剩無幾。好在他倆為人實在,開廠子時也處處為村民考慮。所以,在最難的時候,為了幫助他們周轉,村民和親戚朋友都伸出援手,少則5000元,多則30萬元,都不要一分錢利息。
村民程繼江說:“我們也希望袁芳兩口子的滴灌帶廠一直開下去,因為我們不出村就能買上滴灌帶,特別方便。而且很多村民還能在廠里干臨時工掙點錢,多好。”
有了村民的幫助,滴灌帶廠撐了下來,慢慢地有了起色,每年能有70萬元的收入。滴灌帶廠走上正規后,2015年,袁芳和丈夫又承包了300畝地種植桃子。桃樹種好了,他倆又遇到了難題,走上正軌并且運營不錯的滴灌帶廠,已經讓袁芳和丈夫應接不暇,桃園更顧不上管理,幾年下來,桃樹生長得不理想,滴灌帶廠賺的錢也幾乎全部投入到桃園里了。
2016年,袁芳和丈夫商量,留下120畝桃樹,其他的轉讓給哥哥和弟弟種植。
經過兩年的細心種植,2018年桃樹開始掛果,結出的桃子不僅個大汁甜,而且品相特別好,不僅本地人競相購買,連外地的客人都慕名前來,為此,袁芳為自己的桃子注冊了桃二嫂商標。
有一天,一位奎屯的客人來袁芳家的桃園買桃子,看到袁芳在桃園散養的土雞后,問能否給他們做個大盤雞吃。
袁芳說:“那天客人吃得特別滿意。客人走后,我就有了開辦農家樂的想法。”
有了想法,說干就干。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今年6月,投入50多萬元的農家樂開業了。開業至今生意紅火,平均每天收入3500元,要去袁芳家的農家樂吃飯還得提前預訂。
現在,袁芳的滴灌帶廠和農家樂已經有長期、固定工人26人,工資根據生產期、工種不同從每月2500元到7000元不等,這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還能幫助部分村民脫貧致富。
“現在來我家買桃子和吃飯的游客越來越多。我們還和電商合作,桃子很快就會銷往全國各地。因為有外地游客建議,品完農家美食能住一宿就好了。這也讓我萌生了開民宿的想法,這事我考慮好了就準備動手做了。”袁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