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陣陣談笑聲從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塔格吾斯塘村養雞場傳來,村民奧斯曼·艾山正在和大伙兒一起沖洗著雞籠。“新買的雞苗就快送到了,大家加油干。”奧斯曼忙得滿頭大汗卻干勁十足。
沖洗完雞籠,奧斯曼又開始平整院角的空地,準備再建一排雞舍,擴大養殖規模。干活間隙,奧斯曼和妻子阿依尼沙·麥海提討論著養殖場的未來規劃,不時對視而笑。
看著曾經受宗教極端思想毒害而自我封閉的丈夫變得陽光了,還成了村里的致富能人,阿依尼沙的眼角眉梢都是漫出來的笑意。
■那些烏云密布的日子
“宗教極端思想就像一片烏云,壓得我喘不過氣。”說起以前的日子,阿依尼沙不禁皺起了眉頭。
奧斯曼出生在一個宗教氛圍濃厚的家庭,從小就跟著父親、哥哥參加非法“臺比力克”,受到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感染。結婚后,奧斯曼用所謂的“教規”約束阿依尼沙,告訴她:“女人不能單獨出門,更不能工作掙錢,女人掙的錢不清真。”
奧斯曼家里有25畝地,但是前些年,他滿腦子都是宗教極端思想那一套,沒心思打理莊稼,一家人的日子并不好過。經濟困難時,阿依尼沙想打工賺錢貼補家用,遭到了奧斯曼的堅決反對。
最讓阿依尼沙不能忍受的是,奧斯曼認為女孩讀書沒什么用,不如學學經、早點嫁人,一度要讓上中學的女兒輟學回家。“為了這些事,我們倆沒少吵架。奧斯曼所謂的‘教規’就像一根根看不見摸不著的繩子,緊緊地捆著我們,不讓我們過好日子。”阿依尼沙說。
這些年一直吵吵鬧鬧,奧斯曼也曾反思過自己的行為,但是受宗教極端思想侵蝕多年,他始終想不明白到底錯在哪里。直到后來,被阿依尼沙拉著去村委會聽了幾次去極端化宣講,奧斯曼才發現自己很多認識都是錯的。
2017年,在阿依尼沙的勸說下,奧斯曼來到巴楚縣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學習。“我會說普通話了,最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法律,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后不會再被宗教極端思想蒙騙了。我好好學技能,咱們以后好好過日子。”學習了一段時間后,奧斯曼對阿依尼沙說。
奧斯曼的話仿佛一陣風,吹散了壓在阿依尼沙心頭的烏云,讓她十分欣喜。
■“和他合伙選對人了”
在培訓中心,奧斯曼不僅解決了思想困惑,還認真學習了養雞技術。今年3月,奧斯曼和侄子努爾艾合買提·努爾買買提在村里開起了養雞場。奧斯曼負責飼養管理,努爾艾合買提跑市場。忙的時候,他們還要雇幾個村民來幫工。
7月初,養雞場里的第一批雞出欄了,1700只雞沒幾天就全部賣完了。平均每只雞賣39元,除去開辦養雞場時投入的成本,奧斯曼和努爾艾合買提賺了1萬多元。“叔叔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他勤快、懂技術,一心想著好好過日子,和他合伙開養雞場,真是選對人了。”努爾艾合買提說。
這幾天,奧斯曼正忙著給雞舍消毒,打掃養雞場衛生,他們買進的3000只雞苗很快就會送到了。“以后養雞場里會越來越忙,少不了要雇人干活,你也來養雞場上班吧,我給你發工資。”奧斯曼認真地對阿依尼沙說,“以前是我做錯了,不該反對你出去工作。”
除了養雞掙了錢,還有一件事讓奧斯曼感到欣慰。女兒阿斯亞·奧斯曼剛參加完高考,成績還不錯。“女兒在進步,我也不能落后。”這段時間,奧斯曼一有空就拉著阿依尼沙一起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塔格吾斯塘村村委會主任吐爾洪·艾山從小和奧斯曼一起長大,看到老朋友的轉變,他很高興。“以前奧斯曼不愿意和人交流,也不怎么參加集體活動。現在不一樣了,有什么想法他都愿意和大家交流。”吐爾洪說,“以前別說我們村,就算是鄉里也沒有人大規模養過雞。奧斯曼不僅做到了,還做得不錯。他有技術、敢嘗試,現在是我們村的致富帶頭人。”
■做村里的致富帶頭人
奧斯曼當初開辦養雞場時想法很簡單,就是想把在培訓中心學到的技術通過實踐后積累經驗。但是幾個月下來,他的想法有了變化。
“從培訓中心結業后,奧斯曼經常找我們談心。得知他有開辦養雞場的想法,我們就聯合村委會,幫他申請了1萬元的扶持資金。”巴楚縣婦幼保健站駐塔格吾斯塘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阿布都賽買提·木沙說。
對于養雞場來說,疫病防控是頭等重要的事情。為了支持奧斯曼創業,多來提巴格鄉畜牧獸醫站委托塔格吾斯塘村獸醫艾尼·麥麥提幫助奧斯曼完成養雞場的計劃免疫、疾病預防等工作。“奧斯曼,雞苗到后別忘了喊我來打預防針。”7月11日下午,剛忙完手頭的活兒,艾尼就來到養雞場,叮囑奧斯曼做好防疫。
從養雞場回到家時,已是傍晚時分。阿依尼沙在做飯,小兒子在葡萄架下玩耍,嘴里哼唱著從幼兒園學來的兒歌。院子里,幾位工人趁著暑熱褪去抓緊時間趕工,過不了多久,奧斯曼一家人就能搬進新房子了。
擺脫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束縛,奧斯曼的事業和生活都紅火起來。前幾天,還有幾戶村民想加入養雞場,跟他合伙干。
“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算富。黨和政府把我從錯誤的道路上拉回來,還支持我創業。我的愿望是把養雞場經營好,帶動村里的貧困戶一起脫貧致富。”奧斯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