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蔬菜做直銷包賺不賠
扶貧專干帶動農戶增收
新疆平安網訊(巴音郭楞日報記者 薛云少) “在地頭,豇豆批發價每公斤1.2元,辣子每公斤0.8元,可要是拉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的各小區門口零售,豇豆每公斤3元,辣子每公斤2.5元……你說,這買賣好不好。”8月5日,在尉犁縣古勒巴格鄉哈達墩村一農家庭院里,該鄉扶貧專干劉少青在給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阿西木·阿斯木結算。今年7月以來,由劉長青帶頭,調用鄉里的貨車,統一把蔬菜拉到庫爾勒市做直銷,包賺不賠。
古勒巴格鄉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90戶。近年來,該鄉大力發展庭院經濟,家家戶戶的庭院里變了樣:有牲畜、有家禽、有蔬菜,村民們享受到了發展庭院經濟實實在在的好處。
“普通家庭還好,通過多種途徑把庭院里的農副產品銷售一空。可是對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因缺乏勞動力、患有疾病等原因造成庭院里的農副產品賣不出去。”劉長青說,“東西賣不出去,發展庭院經濟就等于是無用功,如何把這些農副產品賣出去,掙上錢,才是我們扶貧專干該想的問題。”
今年7月,劉長青走訪發現,各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庭院蔬菜陸續大量上市,可因為以上原因,有些貧困戶家庭就在自家的院門口低價賣出,還有一部分蔬菜沒有銷路。
“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立即與各村村干部協商解決之策。”劉長青說,他在庫爾勒市各小區蔬菜店發現,所銷售的蔬菜價格是地頭買價的一倍甚至幾倍,他建議能否集合村里的扶貧電動車,統一把蔬菜拉到庫爾勒市做直銷,肯定包賺不賠。
劉長青的辦法得到了村干部的贊同,并向該縣、巴州扶貧辦提交了《消費扶貧促貧困戶增收舉措申請》,為脫貧攻堅開“綠燈”。得到同意答復后,古勒巴格鄉政府又積極協調鄉里的一輛貨車集中運輸,安排4名有責任心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負責管理,一條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由此打開。
阿西木說:“劉專干的這個辦法好,我們家的蔬菜現在已經銷售的差不多了,除去成本,凈賺9000余元。”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該鄉共計有5噸多的蔬菜,通過易地銷售的方式,實現“農戶增收+貧困戶就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