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阿克蘇日報記者 劉紅文 通訊員 韓冀)立秋時節,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英買力鎮庫如勒庫木村農民吾甫爾·喀斯木種植的3畝藿香迎來采收季,他們一家人在地里忙著把收割后的藿香捆綁、晾曬。對于他們來說,藿香就是幫助家里增收的“幸運草”。
提起種植藿香的經歷,吾甫爾·喀斯木說:“去年在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駐村工作隊的指導下,我種植了近2畝藿香,想不到收入竟達到1.1萬元,今年我又擴大了種植面積。”
藿香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種植后4—6個月即可采收,藿香的葉片、莖稈均可入藥,葉子研碎加工后也可以作為烹飪的調料,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田間管理只需要鋤草澆水即可,成活率很高。
庫如勒庫木村人多地少,正是看中了藿香經濟效益可觀,地區農業農村局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幫助農民引進便捷、高效、易于管理的藿香進行試種,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很多村民看到藿香試種成功,紛紛開始種植。目前,全村藿香種植面積近30畝。
建檔立卡貧困戶孜來汗·艾則孜利用庭院閑置土地種植近2畝藿香。
“今年工作隊幫我們科學管理藿香,長勢很好,五月底收割第一茬藿香時,收獲了900公斤鮮草,賣了4000元。現在開始收割第二茬了,相信收入會更高。”孜來汗·艾則孜說。
工作隊副隊長辛樂說:“村民種植藿香不打農藥、不施化肥,銷量很好。因為便于管理,很適合庭院種植,種植藿香拓寬不少村民的增收路。”
工作隊長、第一書記王江平說:“現在市場上藿香的價格一路上揚,接下來工作隊會引導村民擴大種植面積,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更多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