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古麗·阿不力孜,新疆公安系統唯一榮獲公安部二級英模稱號的女性,同時她還擁有全國政法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三八紅旗手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國家級榮譽稱號。
6月底,記者在哈密市公安局采訪了阿瓦古麗。
作風硬朗一巾幗
“我從小就是那種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假小子,一心想著長大了當兵、當警察。因為他們威武,可以保護人民群眾。”1967年,阿瓦古麗出生在哈密農村的一戶普通人家。高考那年,她毫不猶豫地報考了警校,并被新疆警察學院錄取。
在班里,阿瓦古麗沒有因為是女生而示弱,各項成績遙遙領先,成為班里的“三好生”專業戶。
1986年8月,從警校畢業的阿瓦古麗被分配到離家十公里遠的哈密市公安局西河區派出所。帶著“永遠不服輸”的勁頭,她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迅速得到提高,當年,就被評為局里的先進工作者。從這一年起,她成了單位的“先進”專業戶。
坐在記者對面的阿瓦古麗給人的感覺很硬朗。深入采訪后發現,這是多年硬朗的工作作風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跡。
1992年夏天的一天晚上,阿瓦古麗接到專案組迅速上案的通知。她把正在吃奶的兒子交給婆婆就走了。
案子正在攻堅時期,所有同事都在忘我工作,她沒有向同事提及喂奶之事,因為是臨時組成的專案組,同事也不知道她在哺乳期。那幾天,阿瓦古麗默默忍受了一個哺乳婦女最煎熬的生理反應,硬是堅持到結案。“當我奔回家時,奶水已經被硬憋了回去,兒子甚至都不愿讓我抱一抱……”多年后說起這事,阿瓦古麗還是哽咽了。

回憶起當年,阿瓦古麗有些哽咽
有一年,哈密市發生一搶劫單身女性系列案,鬧得人心惶惶。什么人這么囂張?阿瓦古麗便衣走街串巷地走訪,甚至在案件多發地段單身行走做誘餌。此案最終在周密布控和群眾的配合下,將搶劫慣犯逮了個正著。
在工作中,無論面臨怎樣的危險,身先士卒是阿瓦古麗一慣的作風。“無論做什么,她都會努力排除萬難,做到更好。”這是領導和同事對她的評價。
一把“萬能鑰匙”
33年警察生涯,阿瓦古麗從一個片警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當過派出所副所長、教導員,做過刑警大隊副大隊長、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期間,她還駐村一年。
無論在哪個崗位,“阿瓦古麗都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是同事和朋友異口同聲的評價。
剛到派出所時,阿瓦古麗發現一個現象,民警為采集流動人口信息以辦理暫住證入戶走訪時卻總是找不著人,有的人見警察來了不是躲就是跑。了解得知,這些人是嫌辦證麻煩不說還花錢。找到了原因,阿瓦古麗就和照相館經營戶協商,讓他們做出最大的讓利;證辦好后,民警主動送上門。熱心腸的服務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后來只要見到阿瓦古麗,群眾就會主動迎上去,有什么問題都咨詢她。在她調離了一年后再來到這里,大家還是像以往那樣圍著和她拉家常。
在新城派出所任教導員期間,阿瓦古麗經過一番周折,解決了古稀孤寡老人阿依夏木汗的戶口。“我也是有身份證的人啦!”拿到身份證那一刻,老人哭得像孩子。老人把阿瓦古麗當女兒,阿瓦古麗也像親人一般關心和照顧老人。后來,調到交警大隊的阿瓦古麗聽說老人病倒了,不認人了,趕著去看老人。沒想到老人奇跡般地認出了她,握著她的手不放開。
“愛心是做好群眾工作的萬能鑰匙。”阿瓦古麗說,其實群眾工作不難,只要你有一顆真心誠意為群眾服務的心!
榜樣是一面旗幟

阿瓦古麗與一雙兒女
“老媽是我們的榜樣,向她看齊。”阿瓦古麗是一雙兒女心中的榜樣。他們一家四口,三個警察。
“兩個孩子和我小時候一樣,對軍人、警察充滿向往。其實,我希望孩子們選擇其他職業,當警察真的很辛苦。但是,我尊重他們的選擇。”阿瓦古麗笑著說。
阿瓦古麗的兒子卡木里江·阿克巴爾,今年29歲,南京郵電大學自動化專業畢業,2016年入警,現在是哈密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隊員;女兒帕孜來提·阿克巴爾,今年24歲,新疆警察學院刑事專業畢業,2017年入警,現為伊州區公安局民警。
阿瓦古麗的丈夫阿克巴爾開玩笑說:“要是他們娘仨聚在一起吃個飯,本來好好聊著天呢,聊著聊著就跟開會似的,都是他們工作的事,我就是一個外人。”
看著一對優秀的兒女,阿瓦古麗常會想年輕時爸爸曾對她提的一個要求。那是她剛參加工作不久,與阿克巴爾·阿不力孜相識相戀。得知阿瓦古麗的戀情后,老黨員父親給女兒提出了一個剛性要求:“先入黨,后成婚。”
“工作上的追求永遠是第一位”是這個家庭的精神傳承,一代人為一代人言傳身教,樹起榜樣!
關于榮譽的對話
記者:你怎么看待榮譽?
阿瓦古麗:榮譽是一面旗幟,組織交給了我,我就要負責任地扛下去,人倒了旗都不能倒。
記者:如果沒有這么多榮譽呢?
阿瓦古麗:我還是這樣做事、這樣做人。
記者:累嗎?
阿瓦古麗:很累。像警鐘時刻在耳邊敲響。但我已經不是為我個人在扛,有了使命感,是責任,必須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