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9月19日,布爾津縣窩依莫克鎮阿勒特拜村村民努爾布力通過掃描微信二維碼,向該鎮“‘碼’上解決、一線解憂”工作平臺反映:該村一組路邊的垃圾箱已滿,需清理。不到10分鐘,該鎮負責相關工作的干部就與其聯系,在確定準確位置后,及時清走了垃圾。
窩依莫克鎮有23個行政村,點多線長面廣,群眾居住分散,困難訴求、矛盾糾紛難以及時反映。今年6月,該鎮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面對面”群眾來訪接待室,同時依托該鎮綜治中心,搭建了“‘碼’上解決、一線解憂”工作平臺,推動群眾訴求表達網上網下融合、網上向“掌上”延伸。
“村里每家每戶都貼有這個二維碼,不用下載、關注,只要打開手機微信掃一掃,點擊相應的訴求表達欄目,上傳文字、圖片或語音,就能將訴求發送至工作平臺。工作人員看到信息后會梳理分類,轉發到各部門協調解決。”阿勒特拜村黨支部書記加林別克·阿勒特拜介紹說。
在窩依莫克鎮綜治中心,記者看到“‘碼’上解決、一線解憂”工作平臺后臺大屏幕上顯示著近期群眾、平安志愿者反映的困難訴求、矛盾糾紛,所有信息用不同的顏色分門別類,交辦部門一目了然。
據了解,該鎮結合工作實際,初步探索“四個第一”工作機制,即第一時間對問題分類標注、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核實、第一時間推送相關部門解決、第一時間將落實和完成情況制成臺賬,并隨時督促回訪。之后,通過平臺公開展示,群眾能看到問題處理過程和結果。
9月初,喀克村村民瑪依達古麗發現該村幼兒園滑梯的螺絲釘斷裂,存在安全隱患,便向“‘碼’上解決、一線解憂”工作平臺反映。該平臺工作人員接到信息后,第一時間聯系村委會相關人員趕到現場,更換了螺絲釘。
“群眾坐在家里,點點手機就能反映訴求,此舉暢通了民意表達渠道。”布爾津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吳賢亮說。
據統計,自“‘碼’上解決、一線解憂”工作平臺試運行以來,共收集群眾訴求310件,及時解決294件,解決率達9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