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針對農村土地發包出現的虛開土地發票、虛列名單套取土地流轉費等亂象,今年以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九運街鎮強化源頭治理,建立合同監管服務中心,制定《阜康市九運街鎮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監管服務辦法》,規范農村經濟秩序,有效保護了群眾合法權益。
九運街鎮將“四議兩公開”監督機制作為合同監管的前置機制,村集體土地的承包租賃、建設項目立項、資產購置處理等村級重大事項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簽訂合同的事務按照“四議兩公開”的程序進行,廣泛采納黨員、群眾的意見,通過集體決策形成決議,經公開后擬定合同初稿,上報鎮合同監管服務中心審核。
該機制有效防止了村干部隨意決策、私定合約的利己行為發生,解決村級事務決策程序不規范的問題,形成村干部、黨員、群眾相互監督的良性機制。
同時,該鎮將法律服務機制作為合同監管的重要環節。鎮、村經過議事程序擬定的合同文本上報鎮合同監管服務中心后,統一安排法律顧問審核,經反復修訂依法制定正式合同文本。有效解決鎮村干部擬定合同主觀隨意、缺少法律支撐、官司纏身的問題。
此外,該鎮將各級審批作為合同監管的責任主體,正式合同文本簽訂采取聯簽聯批形式進行監管,按照村(科室)、司法所、分管包片領導,合同監管服務中心逐級審核簽批負責,一次性在合同監管服務中心簽字蓋章生效。
監管服務期間,由合同監管服務中心專人負責合約履行監督。未履行合同聯簽聯批程序的,該合同“誰簽字、誰負責”,避免責任不清、監督失位等問題。
一年多來,在合同監管服務中心的監管服務下,九運街鎮規范整理農村土地6.3萬畝,土地流轉價格平均增幅200元,1600余戶農民年增收800元以上,6個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以上,切實保障了資金、資產、資源安全,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