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歲的李惠卿是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區分局紅廟子派出所民警。近日,他被烏魯木齊市公安局評為“最美身邊民警”。
當過材料內勤、辦案民警、社區民警,他在崗位上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憑著勤奮和悟性,把工作干到極致。從軍13年,從警23年,李惠卿是烏市公安系統立功受獎次數最多的老民警之一。

美在奉獻
“派出所工作繁忙,我也想過調走,但又舍不得!”10月24日,李惠卿說。
為什么舍不得?因為多年來,李惠卿把派出所當成了家。
烏市公安局紅廟子派出所地處城鄉接合部,商住小區多,流動人口多,交通不便,是全局接警量最大、工作任務最重的派出所,但李惠卿在此一干就是23年。
從警之初,因派出所警力缺乏,曾在部隊從事過文職的李惠卿擔任了材料內勤。大到全所的工作重點、各項活動的開展,小到每個民警的婚喪嫁娶、生病住院,李惠卿都要操心。
1995年,兼任烏魯木齊市中心血站管區民警的李惠卿在工作中發現,因女兒女婿先后意外去世,時任紅廟子社區治保主任的劉阿姨撫養了3歲的外孫女甜甜,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李惠卿向領導匯報了此事,大家表示要幫助劉阿姨,整個派出所行動起來,將其作為幫扶家庭,從生活上資助劉阿姨。
捐款捐物,看望孩子,承擔孩子的學費,給孩子親人般的關愛,已成了派出所的慣例。之后,派出所換了好幾任所領導,作為組織者的李惠卿一直將這份愛延續下來,直到2012年甜甜有了工作,派出所才對其停止資助。
美在擔當
2003年,李惠卿被調整為辦案民警。辦案過程中,李惠卿深感專業知識欠缺,他開始自學法律和辦案程序,虛心向專家和老民警請教。
一次,李惠卿和電信局的朋友聊天,無意中得知,在大修廠片區,手機流量特別密集,超過正常使用量。李惠卿聯想到,當前手機電信詐騙比較猖獗,這里會不會是偽基站窩點。
李惠卿叫來電信局的朋友協助調查,他們帶著專用設備,在每個小區排查,最后確定了某小區一家住戶,但房東將房子出租給一對年輕夫婦,當時兩人已外出。
當晚,當這對年輕夫婦悄悄回到出租房時,被守候的民警抓個正著,并當場在其身上和房間內搜出70余部手機、一個手機發射架、一本詐騙方案腳本。在證據面前,兩人交代了他們從外地來烏,租房后從深圳購進詐騙設備,使用手機隨機發送詐騙信息,作案20余起、涉案金額十萬余元的事實。
美在愛民
2008年,李惠卿因工作需要,被調整為嘉和園社區民警。
2010年夏天,李惠卿走訪入戶時,發現一個“特殊”居民梁某。十多年前,梁某是一家工廠的職工,因盜竊被判刑,出獄后,其戶口已被注銷,找不上工作,只能在工地打零工。
李惠卿想幫助梁某重新落戶,但梁某當年工作的工廠早已破產重組,無法找到當年的信息。李惠卿想方設法查找線索,終于找到了梁某過去的幾個工友,給其出具了證明,又找出梁某曾經的戶口底卡,最終幫其落上戶。
2017年9月,轄區陳老太太找到李惠卿。陳老太太年過七旬,其六十歲的弟弟因身有殘疾,生活無法自理。30年前父母去世后,弟弟就從湖北老家前來投奔她,全靠她照顧。以前也沒想到要用身份證,如今,上了年紀的陳老太太想到弟弟連身份證都沒有,將來自己病了,沒人照顧弟弟,醫保、養老、低保等福利都無法享受。李惠卿得知情況后一查,發現陳老太太的弟弟的身份證竟然是一代證,而其在湖北原籍的戶口早已被注銷。李惠卿與原籍警方聯系,才知道對方在人口普查時,將陳老太太的弟弟作為失蹤人口注銷,如果要辦二代身份證,首先要恢復戶口。
李惠卿多次與陳老太太弟弟原籍警方溝通,出具相關證明,并利用休假回老家探親之機,專程陪陳老太太和其弟弟去了湖北,最終幫助陳老太太的弟弟恢復了戶口,順利辦好了二代身份證,使其享受了低保、醫保、殘疾人救助等福利。
今年6月,李惠卿因工作勞累生病,得知其住院的消息后,來看望他的轄區群眾絡繹不絕。
李惠卿說,從警這么多年,這是他最感動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