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上訪人員李社梅如今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信訪局聘用工作人員,另一個是巴州庫爾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南湖警務室義務調解員。
李社梅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近日,記者在庫爾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南湖警務室見到了李社梅,了解了她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曾經的上訪人員
“從信訪到信法,我重新活了一次。過去我總覺得自己委屈,現在才知道法律是公正的,相信法律是最管用的。我用親身經歷給別人調解糾紛,感覺到被尊重被需要,活得很有價值。”說起今昔的變化,46歲的李社梅感觸頗多。
李社梅是庫爾勒市居民,之前從事美發行業。自2009年3月起,因自家房屋征遷合同中開發商定的“霸王條款”,李社梅成了上訪人員。
有一次,李社梅與幾個人一起到庫爾勒市信訪局反映問題時,其中一個50多歲的李姓男子見到信訪局工作人員后,躺在地上撒潑,還不停地喊著:“你們今天要是不解決問題,我就住在這里不走了。”
“老李,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來鬧事的,你這樣做有啥意義?”李社梅說著,和同行的幾個人將老李拉起來,離開了信訪局。
李社梅的舉動,被信訪局一名領導看在眼里。 上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各種原因,李社梅反映的問題并未得到完全解決。后來,在丈夫的勸說下,李社梅開始反思,上訪耗費時間、精力不說,自己內心還要忍受煎熬,于是她放棄了上訪,回歸正常生活。
“你好!是李社梅嗎?我們這里接待來訪群眾很忙,你能不能過來幫幾天忙?”2011年11月的一天,李社梅接到庫爾勒市信訪局一位領導的電話。
“我什么都不會,能幫什么忙?”李社梅問。
“你就幫我們疏導一下上訪人員的情緒。”在信訪局領導的真誠邀請下,李社梅答應了。幫了3天忙,李社梅安撫了多名上訪人員。
此后,李社梅幾次到信訪局幫忙。經過一段時間接觸,信訪局領導發現李社梅做群眾工作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很多上訪人員都愿意聽她說。
2011年12月25日,李社梅接到信訪局頒發的聘書,正式聘請她做調解工作。
剛開始,李社梅在信訪局主要負責整理檔案。“期間,我最大的收獲是學到很多知識。”李社梅說,一年多時間里,她記了4本厚厚的筆記。
2013年,李社梅開始到業務科獨立接訪。由于有親身經歷,李社梅更了解上訪人員的情緒,接待群眾時能夠換位思考。
“只有這樣,我的解釋和勸導才有分量,老百姓才信服。”李社梅說。
現在的調解能手
除了在信訪局從事調解工作,今年6月,李社梅又到庫爾勒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南湖警務室兼職當調解員。
2018年12月調解的一起勞務糾紛,讓李社梅至今記憶猶新。
“李大姐,你一定要幫幫我們,我給別人干了一年多的活,對方欠我5萬元工錢一直不給。”30歲的江蘇籍務工人員蔡子龍,帶著懷孕8個多月的妻子找到李社梅。
經了解得知,蔡子龍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給庫爾勒市承攬項目工程的單兆學打工。之后,單兆學只給了蔡子龍回老家的路費,稱剩余的錢等工程款全部結算完再付。
蔡子龍回到老家后,經常在微信上問單兆學什么時候能拿上工錢。單兆學嫌他煩,竟將其微信拉黑。聯系不到單兆學,蔡子龍只好帶著妻子來到庫爾勒,找到李社梅。
李社梅建議蔡子龍到勞動部門反映情況,可蔡子龍因沒有與對方簽訂勞務合同,導致勞動部門無法解決他的問題。看到蔡子龍的處境,李社梅下決心幫其討回工錢。
李社梅找到曾與蔡子龍一起打工的人,掌握并固定了大量證據。然后將單兆學叫來,幾個人坐在一起協商。
見到李社梅,單兆學坦白地說:“我確實欠他5萬元錢,但我現在手里真沒錢。”
“沒有錢就想辦法,他愛人快生孩子了,家又在江蘇,來一趟不容易。”聽了李社梅的一番話,單兆學表示會想辦法解決。
在調解現場,單兆學找朋友借了2萬元錢交給蔡子龍,并答應剩余的錢在半年內還清。
從那以后,每到月底,李社梅就會打電話督促單兆學還錢,也會向蔡子龍詢問單兆學還款情況。直到今年6月,單兆學將全部欠款還給蔡子龍為止。
今年3月的一天,單兆學遇到一件麻煩事,別人欠其十幾萬元工程款不還,他第一時間想到李社梅。
李社梅聯系到對方,講明拖欠工程款如果走司法程序將要承擔的后果,對方很快將欠款還清。
在學習中不斷前行
說起今后的打算,李社梅說:“我感覺自己欠缺的東西還很多,要多讀一些對工作有幫助的書籍,堅持每日記工作日志并及時總結,找出差距與不足,及時改進。”
經過幾年的接訪工作,李社梅逐漸成為一名有辦法、有經驗、有耐心的信訪接待人員。
今年9月30日,李社梅經過2年多的調查、走訪、調解,成功化解了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幫多名當事人討回了工錢。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每次看到上訪人員的問題得到解決,她感覺很欣慰。由上訪人員變身調解員,李社梅實現了自身價值。
如今,李社梅除了學習各類法律知識,還印制了多份《從信訪到信法》的宣傳頁,用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要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