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歷史長河中,農耕文明的勤勞質樸、崇禮親仁,草原文明的熱烈奔放、勇猛剛健,海洋文明的海納百川、敢拼會贏,源源不斷注入中華民族的特質和稟賦,共同熔鑄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進藏、涼州會盟、瓦氏夫人抗倭、土爾扈特萬里東歸、錫伯族萬里戍邊等就是這樣的歷史佳話。近代以后,面對亡國滅種的空前危機,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偉大史詩。其中涌現出一大批少數民族的衛國英烈、建黨先驅、工農運動領袖、抗日英雄、開國將領,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人心所歸,惟道與義。”在百年抗爭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體意識空前增強,中華民族實現了從自在到自覺的偉大轉變。中華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已深深融進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靈魂,成為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
“人心所歸,惟道與義”出自《晉書·熊遠傳》,意思是說,群眾內心所歸向、擁護的,只有真理和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