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4月18日一大早,在和田地區墨玉縣奎牙鎮都先拜巴扎村舒服被褥加工廠,30名工人在縫紉機前忙碌著。

阿卜杜喀哈爾·托乎提巴克按慣例繞廠一周,查看廠區有無消防安全隱患、廠房內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并記錄工人們的出勤情況。
“這些都是李書記教我的,他來了以后,我們加工廠的各項制度越來越規范。”30歲的阿卜杜喀哈爾是加工廠負責人,也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他口中的“李書記”,是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計財處處長、都先拜巴扎村第一書記李衛斌。
過去,阿卜杜喀哈爾和父親一起經營家庭式小作坊,制作毛蠟枕頭。2018年,李衛斌到村里任職后,決定以發展產業為基礎、轉移就業為主導,提高村民基本收入。
李衛斌為阿卜杜喀哈爾算了一筆賬,小作坊訂單少,收入只能維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擴大生產,走正規經營模式,不但能提高整體收入,還能吸納村里的富余勞動力,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李衛斌和自治區檢察院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村“兩委”商量后,幫阿卜杜喀哈爾解決了廠房問題,并指導他在廠區設置隔離區、配備消防設施,確保安全生產。
小作坊升級為標準化廠房,不但擴大了生產規模,還增加了被褥生產項目。在大家的推介下,阿卜杜喀哈爾每月都能接到萬元以上的訂單。
“營業執照也是李書記幫我辦的,現在,我們的每一筆訂單都有正規合同,我有信心把加工廠做大做強!”阿卜杜喀哈爾說,加工廠擴建后,他在村里招聘了30名員工,其中18名為貧困戶,大家計件工作,每月收入1500元至2500元不等。
除了全職崗位,阿卜杜喀哈爾的加工廠還有兼職崗位。為了讓村里老弱病殘、不便出門的村民也能享受到就業“紅利”, 阿卜杜喀哈爾鼓勵他們在家制作被套。只需一臺縫紉機,一天下來,他們能輕松制作幾十個被套,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
53歲的布薩日罕·烏吉阿卜杜拉腿部做過手術,行走不便。她丈夫患有多種慢性病,長期臥床。聽說加工廠招兼職,她便買了一臺縫紉機,在家做活。
“縫一個被套賺1元,做一套被褥賺2元。”布薩日罕告訴記者,她每月能掙2500元。
“李書記幫我們聯系了不少客戶,現在廠里不僅有墨玉縣各鎮的訂單,還經常接到和田地區其他縣市的訂單。”阿卜杜喀哈爾自豪地說。
加工廠越辦越紅火,看到李衛斌、“訪惠聚”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為村民辦了無數好事實事,阿卜杜喀哈爾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19年1月,他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在今年1月的一次升國旗儀式上,阿卜杜喀哈爾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發言。他發自肺腑地對村民們說:“幸福不會從天降,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現在黨和國家的政策這么好,大家只要好好干,就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