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讓司法服務走進基層村社區,更好地為轄區穩定和諧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人民法院相繼揭牌成立5個駐村法官工作室,將司法服務送到了各族群眾的家門口。

據悉,5個駐村法官工作室各配備有一名優秀員額法官,定期進駐法官工作室服務,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有針對性地開展法治宣傳,并加強對村(居)人民調解員的業務指導和培訓,解答疑難法律問題,主動加強與鄉鎮綜治、司法和村委會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化解基層矛盾糾紛的整體工作合力,提前介入,對潛在性、苗頭性的矛盾糾紛及時預判,從源頭上化解糾紛,力促矛盾不出村居、不出鄉鎮,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在吾塔木鄉法官工作室揭牌儀式現場,該院副院長趙江麗上表示“駐村法官工作室的設立,旨在從源頭上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提前介入調和可能引發的糾紛,將糾紛化解在訴前,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層,加強訴源治理,及時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
設立駐村法官工作室,是若羌縣人民法院結合新時代“楓橋經驗”參與鄉村治理的生動實踐。下一步,該院將以駐村法官工作室為抓手,拓寬司法便民利民的訴訟綠色通道,進一步下沉司法資源,不斷提升鄉村司法水平,打通司法服務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