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沙依然·熱布拉依家,墻上掛著的一幅“全家福”引人注目,畫面中的人雖是不同民族,但都笑意盈盈,親如一家。沙依然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乃縣人民檢察院干警胡文龍的結對親戚,這張“全家福”就是胡文龍和沙依然一家人。
駐村認了一個姐姐
2012年,河北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胡文龍志愿服務期滿后選擇留疆。次年12月,胡文龍進入吉木乃縣檢察院工作。
2015年,胡文龍被選派為該院駐吉木乃縣托斯特鄉章阿托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在村里的一年間,他與當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與沙依然結為了親戚。
駐村結束后,返回單位的胡文龍依舊關注著沙依然一家的生產生活情況。每年春耕秋收期間,他都會幫沙依然干農活;牧民轉場期間,他就幫沙依然提前準備轉場途中需要的蔬菜、修補羊圈、看管牛羊。只要一有空,胡文龍就會去看望沙依然,并幫她的外孫女輔導功課,還送去書包等學習用品。
“他就是我的親弟弟!”沙依然說,胡文龍幫了他們一家太多的忙。每次胡文龍到家里來,她都會早早準備上熱騰騰的奶茶、香噴噴的包爾薩克,照“全家福”是她之前最大的心愿,“現在照了,我就要把它掛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
“有緣能和沙依然姐姐結為親戚,能為他們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特別開心。”胡文龍說。
“人人都是我的親戚”
胡文龍的同事胡安別克·霍贊說,胡文龍是個熱心人,做群眾工作很有辦法。除了自己的結對親戚,他和同事們的結對親戚都成了朋友。當地群眾誰家有困難,他都會去幫忙。
前段時間,章阿托干村村民哈拉皮亞·哈力亞克巴爾家丟失了一頭牛。胡文龍和同事在山里找了近3個小時,才發現已經凍死的牛。在胡文龍的幫助下,哈拉皮亞申請保險賠償,最終獲賠8000元。“多虧之前你給我宣傳了牲畜保險政策,并幫我聯系購買了保險。”哈拉皮亞握著胡文龍的手感激地說。
在吉木乃縣木合太牧區,很多牧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賣駝奶,俄孜汗·阿拜爾汗夫婦就是如此。過去,夫婦倆沒有瓶子裝駝奶,就會撿拾一些瓶子拿回家洗干凈后裝上駝奶出售。游客想買,但一看是二次使用的瓶子,考慮到衛生問題,很少有人買。
為了幫助俄孜汗拓寬銷路,胡文龍在網上尋找裝駝奶的容器,了解規格、型號,并專門去了趟烏魯木齊,對比廠家直銷和網上的價格。經過反復比較、溝通,胡文龍幫俄孜汗購買了一批駝奶瓶。幾天后,俄孜汗高興地給胡文龍打電話說:“現在好多游客買我的駝奶,真是太感謝你了!”
“我一直沒有忘記志愿者精神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在我心里,每個村民都是我的親戚,只有心里裝著他們,才能真正融入他們,做好群眾工作。”胡文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