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9時40分,和田地區墨玉縣奎牙鎮博斯坦村村民托合提麥麥提·克日木拉準時來到墨玉丘陵商貿有限公司“視察”工作——廠房后院的400多只羊已吃飽喝足,員工正在清理圈舍;廠房前院的核桃仁加工臺已整理完畢,等待員工上崗。
一年前,托合提麥麥提還是個開家庭作坊的小生意人,在自治區人民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奎牙鎮博斯坦村第一書記買買提艾力·瑪合木提的幫助和鼓勵下,如今,托合提麥麥提已成為有550多平方米廠房、30多名員工的致富“領頭羊”。
2019年5月,買買提艾力來到博斯坦村任職后,發現該村人多地少,村民就業渠道狹窄,發展后勁不足。
為帶動經濟,拓寬村民就業渠道,買買提艾力鼓勵有做生意經驗的托合提麥麥提貸款開工廠,變家庭作坊為規模化生產,開啟脫貧致富新引擎。
博斯坦村家家戶戶都種核桃,為了讓核桃經過深加工賣出更好的價格,買買提艾力引導托合提麥麥提在工廠開設核桃仁加工產業,并幫其聯系好銷售渠道,消除了托合提麥麥提的后顧之憂。
為確保產量,托合提麥麥提雇了15個砸核桃工,其中13人是村里的貧困戶,均為村里的老人和婦女,每人按工計酬,每月收入2000-3000元。
“以前我每天在家就是照顧孩子和老人,現在也成‘上班族’了,這個工廠開得太好了,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博斯坦村村民古麗薩依甫·如孜麥麥提高興地說。她的家距離工廠只有50米,每天10時上班,20時下班,不耽誤照顧家人,每月還有2500元的收入。
核桃砸開,核桃仁剝干凈出售,剩下的核桃殼怎么處理?
“我們把核桃殼碾碎,加入草料、玉米等,加工成飼料,用來喂養我們的育肥羊。”托合提麥麥提向記者介紹,目前,工廠后院羊圈里有400多只剛買回來的小羊,經過3-5個月的育肥便可出欄。
“育肥羊賣出,每只能賺150-200元。”托合提麥麥提表示,今年,廠里還賣了74頭駱駝,一共賺了3萬元,他留下8000元,其他的錢給養殖員工們分了紅。
村民居麥尼亞孜·阿力木是廠里的飼養員,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他的妻子阿米拉·如則是廠里的“兼職”核桃工,每月也有收入。
“自從墨玉丘陵商貿有限公司成立后,我家多了兩份收入,日子越過越好,我很珍惜這份工作!”麥尼亞孜表示,入職前,買買提艾力從墨玉縣請來技術員和畜牧專家,對他和其他員工進行了培訓,教他們學習如何科學養殖。
如今,在買買提艾力和村“兩委”的幫助下,托合提麥麥提的公司走上了正規化、產業化道路,每一名員工都簽訂了勞動合同,每一份訂單都有正規銷售協議,他因此受益,也希望能幫助更多村民,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和機會,帶領大家一同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