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素有“西來之異境,世外之靈壤。”之美稱,在此芳譽戶曉的樂土邊境,有一個小鎮,小鎮名叫烏圖布拉格鎮,蒙語意為“長長的泉”,而在這片土地上,曾經駐扎著一支邊防部隊,他誠摯的駐守在這,回憶、深愛、夢想,一切美好的詞匯見證者小鎮數十年的變遷。隨著時間長河的洗禮,他就像種子,早已在這生根發芽,開出五彩的花、散發迷人的芳香。隨著部隊改革,他身上的橄欖綠漸變成了移民藍,而他的夢想沒有變,他的身體早已融入了這片土地,守護萬家燈火的平安已成為他的本能,“眺望者”“守夜人”那是百姓贈與他的昵稱,他就是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
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成立于1980年,2010年以來,派出所連續9年被總站評為“先進黨支部”,連續10年被總站評為“基層先進單位”,榮立集體三等功3次,9名民警榮立個人三等功,19名民警榮獲嘉獎,26名民警被公安機關和地方黨政表彰。近年來,派出所以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為抓手,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原則,不斷繼承和發揚“楓橋經驗”,提升矛盾調處能力,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用“紅心、貼心、暖心”筑起了服務人民的“連心楓橋”。
“紅心”接力,鍛造“忠誠鐵軍”
派出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推出以“紅色黨課”鑄忠誠警魂、“新警計劃”老帶新、“精銳民警”培養業務尖兵的特色黨建工程,采取“支部引路、黨員帶路、載體鋪路”方式,把黨建各項工作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推行了“黨建延伸+社區警務+社區治理”聯創模式,社區民警全部進駐村隊,組建“黨員先鋒隊”,劃分“黨員責任區”,實現基層黨建和社區警務、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
10年黨齡的葉爾肯,見證了派出所10年來的巨變。他喊響“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十年如一日奮戰在基層工作一線。他是工作的“多面手”,是年輕民警的“好師父”,更是支部的“扛旗手”,“新警計劃”的帶頭人,轄區居民口中的“葉警官”。在這樣的老黨員、老先進、老模范的影響和帶動下,年輕民警個個充滿正能量、人人都是“急先鋒”。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作為邊境一線的派出所,“外防輸入”是全體民警的職責,派出所全員返回工作崗位,喊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書,在“戰疫”一線扛旗沖鋒,以無我無畏的戰斗姿態投入到“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穩定”的工作中。1封請戰書,36個紅手印,飽含著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36名黨員民警戰“疫”的滿腔熱情與必勝的決心。
“急難險重,黨員先上。”這不單是一句口號,更要落實到行動。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派出所副所長“葉爾肯”承擔起轄區湖北籍返鄉人員的摸排核實及走訪宣傳工作,配合相關職能部門深入湖北返鄉人員家中了解情況,宣傳政策。即使工作負荷大引致舊病復發,疼痛難忍,卻始終堅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以身作則給全所民警作表率。
“貼心”行動建設和諧社區
派出所以“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抓手,堅持開展警民“心貼心”行動,45民民警與轄區45戶困難家庭結為親戚,與自己的親戚家庭同甘共苦,及時了解民意、訴求,盡全力幫助解決,隨時發現矛盾糾紛隱患,第一時間排查化解,確保源頭治理。
“三勤三早”穩源頭,深入開展“六進六邊”工作,堅持勤上門、勤走訪、勤記錄,早排查、早預警、早處置。35歲的老民警葉爾肯,始終相信群眾口中的“社區八卦”和“雞毛蒜皮”是最真實的信息來源,堅持“三勤三早”工作方法,進群眾門、交群眾心,十年走訪群眾逾萬人,排查預警有效信息近700條,先期化解矛盾147起,被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小葉警官”。
“暖心”工程,守望平安家園
通過實施以“護學崗” “黨員先鋒隊” “烏鎮義警” “百萬警進千萬家”為載體的“暖心”工程,取得了轄區發案率連續三年下降、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上升的明顯成效。
在田間巷尾,鎮區街道,時常會看到身著“紅背心”的志愿者與派出所民警一起挨個排查社區安全隱患,調解鄰里糾紛矛盾,這是一支由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帶動群眾自發組織、積極參與的社會組織——“烏鎮義警”。
“烏鎮義警”是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民警一手建立起來的,如今已有包含轄區志愿群眾、政府工作人員、網格員、村(隊)干部組的成員120名。“請大家做好防護措施,出門一定要佩戴口罩,盡量不到人員聚集場所……”在烏圖布拉格鎮的大街小巷,不時便會傳來溫馨的提示,這是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暖心喇叭”出動了。每天,“烏鎮義警”都會在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協助開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多年來,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始終堅持“全創、聯創、保創”的戰略思路,組織社會力量創建“烏鎮義警”,用實際行動繪就了烏圖布拉鎮的“百姓和順”“家庭和睦”和“社會和諧”。
“義警隊伍的建立很有意義,是依靠群眾、發動群眾,警民攜手共建共創共享平安成果。”作為“烏鎮義警”隊伍的發起者之一,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所長白皓中始終牢記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句話。下一步,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將因地制宜,探索更多元化的“義警”工作思路,最大限度融民力于警力,為平安和諧的鄉村“楓警”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百萬警進千萬家”惠民利民的足下日記
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民警借助“一標三實”基礎信息采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使民警對轄區情況掌握得更加清楚、服務群眾更加直接、警民關系更加融洽。
在疫情防控的要緊關頭,烏圖布拉格邊境派出所把防疫工作與“一標三實”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借力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開展網絡走訪,通過“一標三實”平臺數據開展精準摸排,對轄區員逐一排查、逐一建檔,確保信息真實有效,不漏一戶一人。在網絡走訪的同時,民警還積極了解轄區群眾家庭情況、困難訴求等,并登記在冊、逐一提供幫助,與此同時民警也積極做好法律法規、政策、防疫、防電信詐騙技巧等宣傳工作,打好“預防針”、降低“發案率”。
暖心警解百姓憂
2020年2月26日12時許,派出所接一名轄區群眾報警稱:2月26日03時20分許,家中圈養的信鴿被盜15只,價值約900元。
剛出警回來的他顧不上吃午飯,立馬趕去了案發現場。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間,絕大多數人都在居家隔離,經過給排查分析,他迅速縮小了嫌疑人的范圍,對著急切的失主說“你的鴿子都在,放心吧,一會兒我就把它們給你帶回來,一個羽毛都不會少”。失主認識眼前的這個民警,他在多次在自己急需幫助的時候向自己伸出援手,他信得過。
從失主家里出來,他去查了村上的出入人員登記表,微微點了點頭便向失主家走去,可這一次,他去了旁邊的一戶人家。
“昨天是不是把你的庫存拿出來喝了點?”
“葉警官,這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到你房子里的鴿子我就猜到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晚上喝了點,中午起來發現房子里多了幾只鴿子,我正想哪來的呢,你就來了”
“好好跟你鄰居說一下吧,鴿子數量我數了,和他少的數量一樣”
“我知道了葉警官,又給你添麻煩了”
看著買買提把鴿子送回去,葉爾肯疲倦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在烏鎮做了十年的管區民警,對這里的每家每戶都了如指掌,接警到達現場后他就猜到了大概,疫情管控期間,居民都在居家隔離,村子上的人院子門晚上基本都是開著的,鴿籠被人打開,一看就是附近的人做的,那就只有他了——一個喝完酒就喜歡串門的小伙子……
這十幾年來,他破了數不清的案子,調解了數不清的糾紛,用一片赤子之心,將閃亮的警徽,映襯的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