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給學員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公安局戰訓大隊大隊長、警務督察大隊副大隊長夏東,從事警營教官7年來始終銘記于心的一句話。前不久, 29歲的夏東被公安部評選為全警大練兵 “標兵個人” 。
素質過硬是王道
“自己素質不夠硬、技能不夠熟練,就教不好學員。”8月15日,夏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2012年8月,夏東從新疆警察學院畢業,通過考試成為烏恰縣公安局民警,他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新警訓練。
“在新警訓練中我遇見了我的老師,他對我的幫助很大,讓我成長特別快,從入警到成為教官用了11個月。”夏東回憶到。
為了提高自己的技戰法,每天他都會把課余的時間用來尋找技巧,以便于提高綜合戰斗力,慢慢地自己就習慣去鉆研了,有不懂的就會向教官請教。從那時起,單位的圖書館就成為夏東每天必報到的地方。
通過不斷的努力,夏東研究警務技能小有心得,分到了戰訓大隊,開始了教官生涯。
為了不斷打破成長的瓶頸,7年來,夏東每天堅持不少于2小時的自身訓練,哪怕再忙也會在睡前閱讀相關的書籍。

“每天看書,對我們平時的訓練有很大幫助,可以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這樣在教學的時候,就可以詳細的給學員們講解緣由,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夏東笑著說。
正因夏東的刻苦與努力,7年的教官生涯中他獲得多項榮譽,其中獲個人嘉獎2次,優秀教官4次,今年1月還被烏恰縣委組織部評為優秀公務員。
冷面卻是熱心腸
夏東先后針對各類警種開展集訓演練活動,并及時組織教官隊開展送教上門活動。在送教結束后,他讓教官們相互探討、取長補短。無論是遇到教學困境,還是出現意見分歧,夏東都像定海神針一樣,將整個教官組緊緊團結在一起,把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貼合實戰的警務技能運用到教育訓練中。

2018年10月,烏恰縣公安局民警顏有余在克州公安局參加大比武中取得了優秀的成績,被調至戰訓大隊從事教官工作。進入到新的崗位,同事們都對顏有余表示祝賀,但作為上司的夏東卻對此不聞不問。
“當時我心里有些郁悶,在組織訓練中,他總是挑我毛病,到了月總結的時候,他居然提名我為優秀教官。”顏有余回憶起與夏東工作時,仍記憶猶新。原來,夏東發現顏有余雖然各項體能素質都很過硬,但有些不細心,擔心自己如果祝賀他,會讓他有些“飄飄然”。
“我感覺自己無地自容,后來慢慢了解,夏東是個外冷內熱的人。”顏有余說,“夏東在訓練過程中十分嚴厲,凡事他都會以身作則,要求大家做到的,他總是自己先做到,但生活中卻是一個很貼心的人。”
婚禮一推再推
2020年年初,疫情突襲,剛回到老家準備完婚的夏東,得知同事們陸續奔赴一線的消息后。夏東果斷收拾行李,面對父母和未婚妻的挽留,他雖有不舍,但他深知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和責任,他決定推遲婚禮。

“我是黨員、人民警察,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我的職責!這個時候,我應該回到我的崗位上去。”夏東堅定地說。
回到單位,部署分工已經結束,夏東因休假在老家,未被列入一線執勤的人員名單中。他連夜向領導遞交了“請戰書”,主動請纓去一線崗位執勤!

夏東被安排在康西灣檢查站執勤,那里是進出烏恰縣的重要交通樞紐,他迅速進入戰斗狀態,細致入微地做好各項戰“疫”工作。
7月,“疫”情再次反彈,熟悉的情節再一次上演,夏東又站在了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崗位上。讓他唯一遺憾的就是再一次推遲了婚事。
“戰‘疫’勝利后,我想休假回老家,讓我的‘她’穿上婚紗,共圓我們這個遲到的約定。”夏東內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