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你呀虞姐!”9月25日,記者走進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人民法院二樓調解室,還未見到調解員虞偉梅,便聽見了當事人的感謝聲。
調解室不大,坐滿了當事人,墻上掛著兩面感謝虞偉梅的錦旗。雖然平時調解工作讓虞偉梅忙得團團轉,但她辦公桌上的檔案資料擺放得整整齊齊:訊問筆錄、調解筆錄、送達回證各類文檔歸類一目了然,可調卷宗與不可調卷宗分類排列。
“別看這都是些小事,用起來方便,能夠提高工作效率。”虞偉梅說。2017年從事調解工作后,她處處從細微處著手,為當事人解憂。
2019年12月,一對年逾70的夫婦將兒媳起訴到法院。虞偉梅耐心地向兩位老人了解情況,得知張某和趙某老兩口的兒子早年因意外過世,之后,剛滿1歲的小孫子一直由老兩口帶,后來,兒媳突然將孫子從他們身邊帶走。
“孩子這么多年是我們帶大的,都不說一聲就帶走了。”提起兒媳,張某很生氣。
“這些年,我們養孩子從來沒讓她花過一分錢。”趙某補充道,“她來看孩子從沒給我們買過東西,現在又這樣做,太傷人心了,我們想讓她賠7萬塊錢,算是對我們的補償。”
聽完老兩口的敘述,虞偉梅撥通了老人兒媳王某的電話。
“我著急把孩子接走,就沒有給他們說,是我不對。”王某說,“但孩子本來就不該我一個人養,老兩口也說將來財產都給孫子,就當是提前給孫子花了。我一個人賺的錢不多,攢著也是給孩子。”
聽完雙方的話,虞偉梅心里有底了:都是愛孩子、舍不得孩子,可以調解。
“雖然他們說不用你買東西,但是如果你買了吃的帶過去,他們肯定也會留給孩子吃,你說是嗎?”虞偉梅開始做王某的思想工作,“帶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對爺爺奶奶的感情很深,如果因為這個案件兩家鬧矛盾,將來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你該怎么解釋?”
另一邊,虞偉梅也盡力勸老兩口:“兒媳婦是年輕人,挑東西的眼光和咱們不一樣,她肯定擔心買了東西你們不喜歡。”
其實這些問題,虞偉梅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兩家人其實沒有大矛盾,主要就是感情上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老人體諒兒媳,也希望兒媳能體諒自己。”虞偉梅說,“都是生活上的細節小事,積攢著成了大矛盾,解決問題就要從小事說起。”
感覺有緩和,虞偉梅又把雙方請到法院當面協商,同時囑咐王某一定要把孩子帶來。
“奶奶!”趙某一到法院,孫子便撲到她懷里……
之后,老兩口主動放棄了訴求,和兒媳王某重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