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
粗糙的雙手、紫紅的面龐,頭上戴著塔吉克族特色氈帽,面帶憨厚的笑容,他就是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提孜那甫鄉護邊員拉齊尼·巴依卡。10月20日,他獲得“全國愛國擁軍模范”榮譽稱號。
“守住這里,就是守住了國、守住了家。”不善言辭的拉齊尼,用滿腔赤誠守衛著祖國的邊防線,當地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他被譽為在云端上守邊護邊的“帕米爾雄鷹”。
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
拉齊尼的家鄉在帕米爾高原腹地,自然條件惡劣。拉齊尼巡邏的重點區域,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時常發生。
2011年11月,拉齊尼和巡邏官兵一起在吾甫浪溝巡邏時,突遇暴雪,走在最前面的戰士突然從牦牛背上摔下來掉進了雪洞。周圍的冰雪還在不斷垮塌,危急時刻,拉齊尼高喊:“大家都不要動!”自己卻爬到雪洞旁邊脫下衣服,打成結,做成繩子,將戰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之后,他被凍得不省人事,在醫院搶救了3個小時才轉危為安。
痊愈后不久,拉齊尼又騎著牦牛去給巡邏的官兵們帶路。他說:“這輩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軍裝的邊防戰士。”
在拉齊尼的護邊生涯中,所遇的急難險情不勝枚舉,但他從未想過退縮和放棄。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爺爺和父親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也刻在拉齊尼心中。
2004年,從部隊退役的拉齊尼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一名護邊員后,就再也沒有離開過雪山。“為國戍邊,我們義不容辭。”拉齊尼說。
邊防官兵的好向導
冬日,迎著凜冽的寒風,踏著皚皚的白雪,41歲的拉齊尼與巡邏分隊再次踏上征程。巡邏路上,拉齊尼總是走在最前面探路,憑著自己多年的經驗,多次助邊防官兵化險為夷。
一次巡邏中,山上不停地有碎石塊滑落。“碎石塊不停滑落,坡又陡,怎么過呀?”戰士擔心地說。
“放心吧!再難再險我都會帶你們過去。”拉齊尼起身前往懸崖峭壁上探路。
突然,從山上掉下的一塊碎石片砸在拉齊尼額頭,頓時鮮血直流,官兵們勸他返回,拉齊尼卻說:“我還沒完成任務呢。”
忍著疼痛,拉齊尼仍堅持為官兵探路。2個多小時后,他終于找到一條比較安全的石壁路,讓官兵們順利通過。
守邊路要一直走下去
拉齊尼祖孫三代護邊員始終堅守帕米爾高原,堅守紅其拉甫邊防線。
紅其拉甫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風力常年在七級以上,最低氣溫超過零下40攝氏度。“高原之舟”牦牛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訓練好家里的這4頭小牦牛,3年后就能參加巡邊了。”拉齊尼介紹,現在家里只有5頭牦牛能勝任巡邊工作。回家休整期間,無論刮風下雪,天氣有多寒冷,拉齊尼總要把自家的牦牛牽出來訓練。
“現在,我們護邊員配備了望遠鏡、對講機、充電寶等,可以視天氣情況和地形條件,選擇步巡、騎摩托車巡,也可以騎牦牛巡邏。”拉齊尼說。不僅如此,巡邏線上還建起了執勤房,護邊員配備了專業的巡邏車、衛星電話等裝備,工作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護邊設備升級了,拉齊尼覺得自己的責任更重了。“為國護邊是我們家的榮耀,爺爺和父親走過的每條路我都走過,我會一直走下去。”拉齊尼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