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隊上,遇到急事難事,工作隊和隊‘兩委’班子帶領我們一起解決,我們能有這么好的日子,離不開他們的付出。”近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溫泉縣呼和托哈種畜場呼和托哈隊職工于永德感慨道。

溫泉縣黨委政法委“訪惠聚”工作隊入駐該隊以來,通過群眾點題、隊“兩委”召開會議議題、職工代表大會定題、工作隊解題,把群眾的“心頭事”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
職工“點題” 急事有人管
呼和托哈隊85歲老人李少明患有腎功能衰竭,需要每周到醫院做透析。疫情防控期間,工作隊得知情況后,積極主動協調車輛,安排專人護送李少明定期到醫院做檢查。

為了盡可能解決職工的困難訴求,工作隊不斷創新方式,結合入戶走訪、干部結親、組織活動等時機,通過設置收集箱和微信群,線上線下與職工交流,理出訴求清單。

職工劉龍業說:“自從工作隊到我們隊上后,隊里的大小事務都會幫忙張羅,有什么急事需要解決,求助工作隊,他們總能第一時間幫助解決。”
工作隊“議題” 難事有人幫
工作隊將收集到的職工訴求清單,細化醫療救助、教育就業、政策解讀等類別,及時和隊“兩委”班子集中討論分析、分類梳理、建檔立冊,按照“一類一政策”的要求,精準制定解決措施,結合業務工作劃分,責任到人,按類別向相關責任人下達轉辦單,辦理結果由職工代表審查驗收,并張榜公示,接受職工監督。

今年剛考上新疆大學的王金鑫,父親患有食道癌,母親因車禍致殘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王金鑫一度想輟學,工作隊多次入戶了解,給他發放了500元的生活困難補助金,還幫助其父親申請了5000元的大病救助資金。同時,工作隊員和隊干部籌集資金2500元用于王金鑫大學期間生活費。
工作隊始終把職工的難事煩心事放在心上,設身處地為職工著想,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排憂解難。職工居馬太·吾拉孜別克找到了穩定的工作、13戶職工順利拿到了慢性病本、突發腦梗的丁山里申請到了殘聯的免費輪椅……

過去遇到解決不了的難事,職工不知道向誰求助,如今“難事有人幫”已然成為了常態,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職工代表“定題” 大事一起做
“針對大家普遍關心的事,把工作隊和隊‘兩委’班子商議的方案,在職工代表大會上宣讀,聽一聽大家的意見,請大家一起來做決定。”在職工代表大會上,“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邊俊卿說。
“我同意工作隊提出的調整種植結構的方案。”“我也贊成。”大家紛紛舉手表示贊成。

工作隊通過“點題”清單,將收集到的職工關于本村產業結構調整、群眾增收致富等村集體大事的意見,進行集中梳理,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定期召開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大家一起討論研究,由職工對工作隊提出的解決方法進行投票,明確辦理事項、責任人和落實辦法,形成最終“定題”方案。
呼和托哈隊有耕地1.36萬畝,常年以種植玉米、食葵為主,結構單一。今年,為了調整種植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工作隊和隊“兩委”通過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引進第三方公司,承包該隊1340畝土地,種植藥用黃瓜,并與某藥材公司簽訂定向種植合同。

“群眾利益無小事。對職工來說,他們身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我們會堅持把職工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從大家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職工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大家不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邊俊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