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記者走進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烏日木則格得村,看到條條村道干凈整潔,戶戶爭創美麗庭院,好一幅鄉村振興畫卷。
烏日木則格得村黨支部書記吳冬告訴記者:“村里修路、更換下水管網、庭院整治等,都是由村里的黨員干部、平安志愿者、村民代表一起商量達成共識后施工的。”
“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2020年以來,博樂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三治融合”現代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打造平安博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群眾自治當“管家”
“黃色的是灰塵垃圾箱、綠色的是可回收垃圾箱、紅色的是基肥垃圾箱,認準了,垃圾可不能亂倒。”2020年12月23日,67歲的胡長永教鄰居們分類投放垃圾。
烏日木則格得村有164戶517人,像胡長永這樣的平安志愿者有12人。2020年,烏日木則格得村打造“黨建+社會治理(平安志愿者)+普法宣傳+服務群眾”的綜合型服務模式,引導群眾自治,助推鄉村振興。
2020年9月,該村兩委收到群眾修路的訴求后,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由大家一起商量。9月底開工,短短一個月后,村里主要巷道都鋪上了柏油,更換了下水管管網。
村容村貌改善后,烏日木則格得村以4個村民小組為單位進行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庭院建設。村民們走上村道,鏟除雜草、清掃垃圾,主動參與家園環境整治?!耙郧?,我們用《村規民約》督促村民注重環境衛生,現在村民們開始自我約束?!眳嵌f。

村民說事室是博樂市探索村民自治參與鄉村治理的新平臺。該平臺制定了開放說事、分類理事、集中議事、合力辦事、定期評事、追蹤查事6項程序,說事日由“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村兩委班子成員輪流與群眾交流。
2020年12月23日,在烏圖布拉格鎮呼和浩特呼爾村村民說事室,村民玉素普江·阿不來孜反映村里到處都是牲畜糞便。
“我們會將全村的牛羊集中飼養、封閉管理,避免牛羊散養后糞便拉得到處都是。”該村黨支部書記庫爾班江·瑪汗說。
當天,村民說事室解決了農村醫保、鄰里糾紛等4件事。
據了解,2018年,博樂市先后在全市135個村設立村民說事室。村民說事室除了工作隊隊員、村干部等是固定人員外,還聘請了懂法律、懂政策、覺悟高、辦事公道、作風正派的離退休干部、退休教師、農村黨員為說事員。
截至2020年年底,博樂市村民說事室共接待群眾4.3萬余人次,涉及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民愿訴求等困難和問題6千余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100余件。
法律服務解難題
“公共法律服務室設在家門口,村民們有了煩心事找法律顧問就能享受專業服務?!?020年12月23日,博樂市小營盤鎮烏蘭克日木村村民張立平說。
當天,張立平和村民姚吐克因土地承包費糾紛來到該村公共法律服務室。2020年4月,張立平承包姚吐克的土地耕種,年底算賬時,姚吐克表示當時口頭承諾每畝地承包費500元,但張立平表示簽的合同約定每畝地承包費450元,兩人因為承包費發生糾紛。
烏蘭克日木法律顧問、小營盤鎮司法所所長索依力瑪問姚吐克說:“土地轉包合同是你簽的嗎?”姚吐克承認合同是自己簽的。索依力瑪耐心解釋,合同簽訂后就產生法律效力,違反合同約定要承擔法律責任。經調解,姚吐克與張立平的矛盾圓滿解決。
小營盤鎮黨委副書記、政法書記唐正光告訴記者:“2020年,我們以綜治中心、鎮公共法律服務站、群眾說事點、法官工作室為抓手,形成‘四室合一’多元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的工作機制,累計收集群眾困難訴求1230件,現在已全部解決?!?/p>
當天,記者在博樂市行政服務大廳的公共法律服務窗口看到,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組織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曹琴正在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白?0月到崗后,我提供法律咨詢100余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7件?!辈芮俑嬖V記者。
2020年,博樂市司法局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拓展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統籌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等業務觸角向基層延伸。該局規范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打造博樂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在博樂市行政服務大廳設置公共法律服務窗口,邀請律師、公證員坐班,開展法律咨詢、公證業務咨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
博樂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喬廷柱介紹,截至2020年底,該市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辦理案件647件,公證案件1842件,法律援助案件61件。
德治先行樹新風
“老板,這是我的積分卡,我想兌一份紅燒茄子……”2020年12月24日,烏圖布拉格鎮格尼登新村村民馬銀銀在該村農家樂用村民道德文明積分兌換美食。
格尼登新村緊鄰博州支線鐵路和博樂火車站新站,村里的1000余畝土地全部被征購。2016年,當地政府為格尼登新村設計了統一戶型、統一外觀、統一墻色的徽派建筑村落,并配套建設休閑廣場,完善水、電、路、網絡等基礎配套設施。2017年,全村101戶農民搬進新居。
為提升村容村貌和生活品質,博樂市國資委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完善《村規民約》,在村隊顯著位置設立“光榮榜”,定期開展庭院衛生檢查評比,將村民每月道德文明積分張榜公示;在村里的農家樂開展“積分換菜品”活動,村民可以根據積分兌換美食。
格尼登新村第一書記、博樂市國資委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隊長張新艷說:“通過比一比、曬一曬、亮一亮,村民主動參與公民道德建設已成為村里的新風尚?!?/p>
積分兌換是博樂市開展道德文明積分制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的具體做法。
博樂市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作用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帶頭作用,弘揚道德新風尚,傳遞社會正能量。
“志愿者們經常來家里宣傳政策法規、幫忙做家務,只要我們打電話,都隨叫隨到?!?020年12月24日,博樂市顧里木圖街道青河社區居民吳敬賢說。

青河社區是顧里木圖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范點,自2020年3月掛牌以來,該站面對服務群體的不同需求,推行“居民點單、驛站下單、志愿隊接單”的“三單制”服務模式,圍繞尊老敬老這一傳統美德,打造“情暖人間”關愛空巢老人項目;針對青少年,設立“希望與少年”“同心圓”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項目;注重群眾健康,打造“情暖之家”“愛駐青河”健康義診項目等。
青河社區黨總支書記、文明實踐站負責人艾軍說:“目前,我們社區有志愿者120人,2020年開展各類志愿服務60余場次?!?/p>
截至2020年年底,博樂市已建成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6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9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實名注冊志愿服務者2.9萬人、690支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傳、樹、幫、樂、倡”五大形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