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2020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對全面依法治國及司法行政工作而言,是個克難奮進的非常之年。
這一年,全國司法行政機關和廣大干部職工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扎實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以及司法行政工作,在非常之年取得了非常之成效。
法治中國建設續新篇
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一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堅持黨對司法行政工作的絕對領導,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司法行政講政治,業務工作重黨建”——這一工作要求貫徹到了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強化政治引領,堅持黨建先行,圍繞行政立法、行政執法、刑事執行和公共法律服務等領域,抓緊抓實“鑄魂”工程,打造一支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司法行政鐵軍。司法實踐中,監獄系統“六問六查六找”專項警示教育深入開展,頑瘴痼疾持續整治。律師行業黨建全覆蓋、全規范、全統領穩步推進,全國專職執業律師中的黨員已超過13萬名,隊伍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保障性作用更加突出。
前不久,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錨定法治坐標,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擘畫宏偉藍圖,指明前進方向。
中央政法工作會議1月9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政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司法行政工作加快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江蘇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表示,司法行政系統將聚焦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決策部署,履行好司法行政工作職能,更加注重系統觀念、法治思維、強基導向,全力推動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深學之、篤信之、踐行之。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全國司法行政系統責無旁貸。
——法治中國建設續寫新篇章。
一年來,司法部推動出臺法治中國建設規劃、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全面依法治國頂層設計得到進一步加強。開展立法工作“百日攻堅”,全年完成立法項目48件。
“我們期待全社會都能從《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的實施開始,邁出新的步伐,開啟法治社會建設的新里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副教育長、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卓澤淵這樣評價。
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精心策劃“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七五”普法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有力有效。與此同時,涉外法治戰略加快布局,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平安中國建設展現新作為。
一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充分發揮掃黑除惡第二戰場作用,助力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圓滿收官。深入貫徹社區矯正法,出臺《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共排查450萬次、調解糾紛800萬件,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加快推進,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圓滿完成,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有序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縱深推進,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提高司法辦案質量和效率。
與此同時,各地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全國律協成立公職律師委員會、公司律師委員會,現有公職律師、公司律師7.1萬人,在服務依法行政、依法經營方面的職能作用進一步凸顯。
疫情防控工作顯成效
2020年2月11日,剛參加完監獄連續16天的封閉執勤任務后,天津市濱海監獄醫院副院長于軍紅立刻向監獄領導請戰參加司法部組織的援鄂醫療隊。
“疫情不退,我們不退。”于軍紅在方艙中寫下的樸素宣言,詮釋初心使命。像于軍紅這樣逆行出征、不畏風浪的司法行政干警不在少數,他們把守望相助的愛心與配合防控的耐心,匯聚成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如何保證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在疫情沖擊之下安全有序運行?
一年來,司法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參與制定90余項疫情防控重大政策,加快推動涉疫法律法規制定修訂,為依法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國監獄、戒毒所戰疫情、保安全,“兩手硬、兩戰贏”,打贏了監所疫情防控保衛戰、安全穩定保衛戰。
緊扣“六穩”“六保”,全國司法行政系統開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專項行動,印發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引,組建3300個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咨詢70萬人次,有效化解涉疫矛盾糾紛。統籌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職業資格考試工作,實現安全順利有序開考。
司法行政戰線上的抗疫景象,從一批表彰名單中可見一斑:追授王輝等25名同志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模稱號,表彰疫情防控300個集體、500名個人,獎勵206個集體、1103名個人,通報表揚援鄂92名醫務工作者、743名司法行政干警,司法部2名同志被表彰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司法行政系統援鄂干警臨時黨委被表彰為先進集體。各地共通報表揚8.3萬人、表彰獎勵1.1萬人、火線提拔2963人、火線入黨1225人。
回望2020年,司法行政干警們聞令而行,鑄就榮光,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顯示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硬核”作風和擔當。
履行職責使命敢作為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歷史考驗面前,如何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如何統籌法治建設各項任務,下好“一盤棋”?
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交出了一份擊鼓催征穩馭舟的答卷:
——發揮法治的“護航員”作用,保護市場競爭,維護市場秩序。
一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文明、防范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制度,填補空白點、補強薄弱點。
——發揮法治的“安全閥”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經濟社會風險。
一年來,全國共辦結法律援助案件106萬件,辦理公證1036萬件、司法鑒定業務227萬件、仲裁案件40萬件,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推進普法和依法治理,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真正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準則。
——發揮法治的“助推器”作用,助推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年來,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率先突破,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讓執法既有溫度又有力度。“放管服”改革持續推進,旨在全面清理“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復證明的“減證便民”行動取得重要進展,部門擬保留的證明事項由1000多項減至300多項。
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2021年是黨和國家發展歷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一年。1月10日,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研究部署2021年司法行政工作。
走過極不平凡的2020年,接力踏上新征程的2021年,全國司法廳(局)長會議為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既要時刻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又要總結經驗、放眼長遠,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高行政立法質量、增強行政執法效能、強化公共法律服務、深化司法行政改革、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社會環境、認真研究謀劃司法行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努力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有效法律服務。
“會議既增強了我們做好今后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也賦予了我們更重的使命和責任。”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主要負責人施漢生告訴記者:“新的一年,我們將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牢牢把握為民利民便民根本取向,聚焦推動供給側改革,充分利用好當前諸多的有利條件,理清思路、謀劃舉措,知責于心、履責于行,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深度融合,發力推動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以激發服務活力,探索公證、司法鑒定、仲裁法律服務新業務新模式,全力做好法援惠民生工作,同時堅持嚴管厚愛,下大氣力打造過硬法律服務隊伍,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狠抓各項任務落地落實,讓社會各界和億萬人民群眾真切實在地感受到法律服務機構和從業者依法規范執業、滿腔熱忱服務的實際變化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