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依塔斯風區位于塔城地區額敏縣境內,是塔額盆地與準噶爾盆地東西交流的“咽喉要道”,也是世界罕見的暴風雪災害區。冬季來臨,8級以上大風并伴有風吹雪的天氣在這里是“家常便飯”,狂風翻卷著雪花可形成一兩米高的雪墻,迫使道路交通阻斷,車輛人員被困。
瑪依塔斯38公里的風區路段是丁永剛駐守的地方。身為額敏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他對風區的情況了如指掌,只看天氣就能知道哪里風最大,哪里容易積雪,是否會影響道路通行。在從警的19年里,他曾無數次頂著暴風雪,帶領隊友們與死神搏斗,參與搶險任務上百次,解救受困群眾上萬人。
哪里有風雪,哪里就有他,他被隊友們稱作“追風”的漢子。

風雪中,成功救援上千被困群眾
遇風雪天氣,丁永剛和巡邏隊員們每天堅持清晨六七點就上路巡查,并及時與瑪依塔斯防風雪基地聯系,對道路積雪進行清理,確保路上無車輛人員滯留,他心里才能踏實些。
丁永剛至今記得,那是2014年2月的一天,瑪依塔斯路段風力達到了9級以上,瞬間風力達11級。狂風將地上的積雪卷起后拋向天空,整個山區變成白茫茫一片,路面積雪嚴重,有的路段能見度幾乎為零,導致許多車輛人員被困。
在這樣的天氣中,多滯留一會兒,危險就增加一分。一條條求救信息傳來,丁永剛與幾位有經驗的民警一起打頭陣, 毫不猶豫沖進了暴風雪中。
尖刀似的寒風很快將他們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刺”透, 風速快到令人窒息,丁永剛顧不上狂風打在臉上刀割般的疼痛,憋著氣迎風走幾步再背過身去換氣,深吸一口氣后再轉身繼續前行。
“當時現場非常混亂。”丁永剛說,車輛橫七豎八地“趴”在雪地上,有些小車已經被雪埋起來一大半,車門根本打不開。風雪不斷“掃”過路面,幾乎看不清前面的情況,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先救老人和小孩!每3人一組,不要拉開太大距離!”由于能見度太低,丁永剛和隊員們只能扶著車一步步前進,一個一個地敲車窗,將被困人員帶到安全地方。
經過20個小時的持續救援,被困在風區一整夜,備受煎熬的957名群眾被成功救出。
人是被救出來了,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部分未救出的車輛將道路堵死根本無法通行。還有一些車被深埋在雪中,借助掃雪機也無法準確找到,唯一的方法就是人徒步拿著鐵鍬去找,去挖。已經奮戰了一天一夜的丁永剛沒有休息,又和同事們一起投入到了戰斗中……

經過5天的清理,丁永剛和隊員們終于將滯留的車輛全部清移完畢,道路恢復了正常通行。“再困難也不能退縮,因為風雪中有人等著我們,我們就是他們的希望。”丁永剛說。
寒夜里,那一束溫暖的光

瑪依塔斯的暴風雪天氣是說來就來。
2019年11月的一天,讓大隊的很多民警都記憶猶新,因為這次的風吹雪來得實在令人措手不及。從當天下午18時許開始,在不到1個小時之內,路面能見度就降至不足20米,有的地方幾乎為零。路面上結了冰,非常濕滑,車輛很難正常通行。沒多久,大隊接到了報警電話,不少車輛和人員被困,丁永剛立即組織隊員投入到救援行動中。
夜幕降臨,寒風呼嘯,飛雪漫天,隊員們隔著汽車擋風玻璃幾乎看不清楚路況,丁永剛只能根據救援電話提供的信息,憑經驗判斷被困車輛及人員的大體位置,同時聯系瑪依塔斯風雪救援基地的工作人員,幫助在前方道路清雪,保證救援車能順利通行。平時30分鐘的路,那天走了1個多小時。

到達目的地后,丁永剛和隊員們馬上跳下車開展救援。在夜幕籠罩下,汽車燈光和手電筒光束交織在一起,忽明忽暗,仿佛夜空里熠熠的星光。指揮救援的聲音混雜著汽笛聲、呼救聲,在呼嘯的狂風掩蓋下,雖然微弱,卻無比堅定……
經過4個多小時的救援,28輛車58人被全部轉移至瑪依塔斯風雪救援基地。直至凌晨,暴風雪才逐漸安靜下來,丁永剛與當地客運站聯系調來兩輛大巴車,將58人平安送往額敏縣城。
當救援任務全部結束時,已是凌晨3時許。丁永剛安排民警去風區巡邏了一趟,確保無人員滯留后,才回到宿舍倒頭睡去……
丁永剛說,任憑寒風和暴雪如何撒野肆虐,都無法阻擋人民警察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