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公安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工作紀實
初春的阿克蘇,大地吐綠,暖風習習。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托依堡勒迪村的蔬菜大棚內,村民正躬身忙碌;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尤喀克買里村服裝加工廠內機器轟鳴,件件新衣在“繡娘”的巧手下飛織成型……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公安局積極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組織民警深入基層,采取有力措施匯聚多方力量,幫助當地群眾走上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抓特色 做活“菜”生意
3月23日下午,記者來到托依堡勒迪村,正好碰到趕往田間的阿克蘇地區公安局駐托依堡勒迪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唐小兵,他說:“走,去地里,村民都在那兒!”
一路走著,唐小兵電話不斷,“育苗棚里的菜苗都發給村民沒有?”“沙雅縣公安局就要來拉菜了,必須保證每一棵菜都新鮮完好……”
很快,記者跟隨唐小兵就來到緊挨村委會的地下自然果蔬保鮮庫。庫里存放著土豆、洋蔥、胡蘿卜等蔬菜,10余名村民正忙著裝車。
唐小兵介紹,托依堡勒迪村地少人多,村民收入不高。2018年1月,工作隊入駐以來,與村兩委班子多次調研后,最終決定走蔬菜種植道路。做動員、引技術、找銷路。2019年,村里的蔬菜大棚逐個建起,在政策扶持下,開辟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菜苗長勢良好,但應季蔬菜銷售價格低,工作隊和村兩委又動起腦筋——建設集“資源開發+項目帶動+服務創收+資產經營”功能于一體的地下自然果蔬保鮮庫,壯大村集體經濟。
2020年11月,足有660平方米的保鮮庫投入使用,可儲存反季蔬菜250余噸。
蔬菜種植盤活了土地資源,解放了部分剩余勞動力。蔬菜大棚和保鮮庫充分吸納本村勞動力,同時,引進產業技術指導員、返鄉優秀農民工等,培育出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土”人才。
托依堡勒迪村二組村民艾合買提·吾守爾就是村里首批“蔬菜經濟”的受益人。如今,艾合買提家架起小拱棚,加上羊圈、扶貧雞等產業,年收入達7萬余元。
目前,托依堡勒迪村的蔬菜大棚已達76個,2020年,該村村民人均收入5800余元,保鮮庫的經濟效益已近30萬元,預計到2021年年底,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80萬元以上。

聚合力 人人有奔頭
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尤喀克買里村距離縣城僅0.6公里。“村里無閑人,家家忙掙錢。”阿克蘇地區公安局駐尤喀克買里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趙雷說。
2020年1月,工作隊入駐以來,因地制宜,制定“種植+養殖+轉移就業”發展思路,涌現出多個致富帶頭人,村民熱亞尼古麗·麥麥提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熱亞尼古麗已是村里的紅人,她帶著一幫“娘子軍”,將服裝設計工作室經營得紅紅火火。
在工作室,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熱亞尼古麗。“4年前,我從服裝設計院校畢業后,返鄉創業成立工作室。起初,因路子少、銷路窄、人手缺,生意不好。2018年,在親友、老師的幫助下,我逐漸打開銷路,生產規模也隨之擴大。目前,工作室可以為全國40多家店面提供代加工服務。”熱亞尼古麗說。
自己富了,還不能忘了鄉親。熱亞尼古麗先后招聘11名村里低收入家庭的“繡娘”,手把手教,實現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除了服裝加工,村里還有施工隊、干果市場、批發市場等就業途徑。
就業多了,勞資糾紛也多了起來。據統計,僅2020年,該村就發生了27起勞務糾紛。2020年底,村民熱亞乃木·斯依提等負責村民武某承包工程的粉刷工作,因未簽訂勞務合同引發糾紛。之后,在工作隊隊員的調解下,熱亞乃木及工友要回了勞務費。
2021年初,工作隊發揮專業優勢,制作勞務合同,寫明相關約定條款。
一份合同就是一份保障。今年以來,村里未發生一起勞務糾紛。
搭平臺 精神“富”起來
3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托依堡勒迪鎮喀拉庫木村,所到之處馬路潔凈、院墻整齊,屋舍花香四溢,圈內雞肥牛壯,好一派新農村景象。
阿克蘇地區公安局駐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喀拉庫木村“訪惠聚”工作隊入駐三年來,幫助村民發展壯大養殖業,建起“幸福小市場”,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
今年以來,為改善村子環境,工作隊充分利用為民辦實事好事經費,購置115盞路燈,覆蓋村內道路5.8公里。
“咱村的融媒體中心建成啦,打開電視就能看到村里的大事小情!”來到“幸福小市場”,喀拉庫木村計生專干阿孜古麗·吐爾洪正興高采烈地向村民說著村里的新鮮事。
據悉,為更好服務群眾,滿足村民的精神需求,2月,工作隊與沙雅縣通信部門一同打造村級融媒體中心,通過信息化手段,搭建村級服務平臺。喀拉庫木村成為沙雅縣唯一一個村級融媒體中心試點村。
記者看到,平臺融合了物聯網“大喇叭”“翼呼百應”、鄉村電視臺等,集政策普及、村務公開、緊急通知、法律知識等功能于一體。
天色漸晚,喀拉庫木村路燈亮起,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