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石家莊邯鄲辛集等地群眾反映當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收費問題,河北省政府核查屬實后督促有關地方和部門立行立改,目前相關費用已全部退還。
當地發現問題、認真核查、迅速整改的做法和作風值得肯定。但其他的地方跟部門也要引以為戒,加大監督力度,堅決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新冠病毒疫苗作為公共產品,全民免費接種,是莊嚴的承諾,也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動體現。從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到多線并進快速研發疫苗,從確保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到全民免費接種,一個個制度安排、一項項政策舉措,無不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民健康的護佑。對于免費接種疫苗這樣便民、利民、惠民的好事實事,只有執行的時候不走樣不變形,才能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疫苗接種違規收費,不僅損害群眾利益,更破壞疫情防控大局。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面臨著較大的疫情輸入壓力。疫苗是戰勝疫情的利器,接種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只有把握窗口期大規模接種疫苗,構建起免疫屏障,才能有效抵御疫情輸入的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堅決避免讓違規收費行為損傷群眾接種疫苗的積極性。
除了堅決杜絕違規收費之外,相關部門也要對一些謠言和錯誤做法及時“亮劍”。比如:類似“新冠病毒疫苗5月要收費”的消息,或斷章取義,或混淆視聽。其實,這也從另一面提醒相關部門,加強科普工作,不給謠言留空間,才能讓“應接盡接”盡早成為現實。與此同時,少數地方為了讓接種率“看上去好看”,將疫苗接種與員工利益掛鉤,或者將企業接種率與生產經營關聯等“一刀切”的舉動,也應當及時糾偏。
答好新冠疫苗接種這道必答題,離不開人人參與、人人盡責。接種疫苗,于個人而言,既能保護自身健康,也能保護家人和周圍人的健康;于國家而言,不僅可以降低感染率、重癥率和病亡率,還可以有效阻斷疫情傳播,讓大多數人的健康得到保證。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去接種疫苗才是對自己對他人負責的做法。當然這離不開相關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為大家接種疫苗創造良好的環境和便利的條件。
截至4月19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19502.2萬劑次,這一數字來之不易。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提高各項工作的精細化水平,確保所有身體條件允許的國民都能夠及時方便接種上安全免費的疫苗,必能為筑起強大免疫屏障、最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