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公安局以“警務改革、警民聯動、警隊建設”為抓手,科學設置“一室三隊”,優化提升警務效能,著力打造“藍盾義警”和“義民調解室”,為創建新時代“楓橋式派出所”夯實了根基。
警務改革提實效
積極主動推行“一室三隊”警務機制改革,實現實戰實效“雙提升”。一是勤務改革。合理調整民警、輔警配比結構,運行以“綜合指揮室、社區警務隊、執法辦案隊、巡邏防控隊”為構架的警務模式,優化警務布局,理順“條塊”關系,強化情指聯動、信息化支撐。二是服務民生。充分發揮社區警務隊“人頭熟”的優勢,常態化開展入戶走訪,宣傳政策、督導工作、解決問題、辦好實事,形成了讓群眾對民警見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暖得了心的互動機制。今年以來,解決了轄區亂停車輛、亂倒垃圾、噪音擾民等突出問題369起。三是智慧警務。社區警務隊通過小區內安裝的無感知系統、進出車輛號牌自動識別系統及“雪亮工程”視頻監控接入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動態掌握轄區異常情況,系統分析研判,科學部署警力,精準防范打擊,貼近服務群眾,使基層警務更具針對性、方向性。
警民聯動抓創建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全方位服務溝通機制,打造平安共同體。一是專群聯動。由社區民警牽頭,動員轄區保安、網格員、熱心市民、快遞小哥等社會力量組建“藍盾義警”,“義警”統一配備“紅馬甲”、購置必要的裝備用具,參與到疫情防控、治安巡防、矛盾化解、便民服務、文明勸導等各項基礎工作,確保了“小區有人轉、門崗有人站、樓棟有人看、治安有人管、警燈24小時亮”。今年以來,“藍盾義警”愛心救助67人次,發放宣傳資料800余份。二是多調融合。針對市域面積大、實有人口多的實際,將“公調對接”從派出所延伸到了社區警務隊,組織公益律師、熱心大媽、退休干部,建立“義民調解室”,推行“一上茶、二問候、三感謝、四自介、五主持、六握手、七送行、八回訪”的茶話調解“八步法”,以婆婆嘴、老鄉情的方式,幫助當事人舒緩情緒,解開心結,握手言和,并推行網上律師在線視頻調解,提升了“公調對接”效能。三是服務前置。依托社區警務隊推行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節假日服務,優化服務辦事流程,編制辦事服務指南,全面實現“一窗受理、內部流轉,并聯審批、一次辦結”。持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實現戶政服務、交通、出入境等公安業務24小時自助辦理,隨到隨辦、快遞上門,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今年以來,就近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863件,為殘疾人等困難群眾提供上門服務26次。
警隊建設煉鐵軍
按照“黨建+”工作思路,不斷鍛造政法鐵軍。一是“黨建+隊伍建設”。開展“最強信念”“最強支部”創建和“最優黨小組”“優秀黨小組長”“執法標兵崗”“愛民模范崗”評比活動,以樹立一面旗、表彰一個崗、帶動一大片的示范效應濃厚創先爭優、干事創業氛圍。二是“黨建+教育管理”。建好黨團活動室、榮譽室,將榮譽、警史、廉政、法治文化上墻,使民警、輔警在潛移默化中受感染、受教育,結合教育整頓活動,建立定期談話、定期家訪、定期研判隊伍風險制度,引入家庭助廉措施全方位管好民警、輔警工作、生活“兩個圈”,實現警隊“零違紀”。三是“黨建+人文關懷”。結合民警隊伍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實際,出臺生日祝賀、立功授獎、走訪慰問、體檢休假、心理輔導、家屬座談會、文體活動等10項惠警措施,不斷提升干警“幸福生活”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