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放棄了原本舒適的生活,選擇去偏遠地區播撒法律的種子。他們是草原牧民心中的“兄弟姐妹”,他們是戈壁守護法律的“胡楊林”,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師。
2020年,作為浙江省司法廳和律協選派的“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師,趙廣林坐上了開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的列車,開啟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務的旅程。
6月25日,筆者在布爾津縣司法局看到,趙廣林律師正在接待來訪群眾。筆者翻閱了趙廣林厚厚的筆記本,里面詳細記錄著每一位來訪者的基本情況、聯系方式、訴求和爭議要點以及對來訪者訴求作出的答復。“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群眾監督,另一方面有相同案例便于總結、借鑒,積累經驗。”趙廣林說。
在他的辦公室里,一面印有“鐵肩擔道義 律師維公平”的紅底金字錦旗格外顯眼,這是他來布爾津縣開展志愿者工作后收到的第一面錦旗。近一年的時間里,他接待了500多次法律咨詢、受理了80多件法律援助案件、開展普法講座24次、代書法律文書150余份。
每一件援助案件對趙廣林來說都是一份責任。
不久前,趙廣林受理的一件幫助一對老夫婦討債的案件讓他印象深刻。幾年前,這對老夫婦給他們的3位老熟人借了錢,到了還款時間,借款人沒有主動還錢,老兩口也沒有催促。直到去年,快70歲的老伴突發腦出血致全身癱瘓,高昂的醫療費讓家里入不敷出,于是老太太與借錢人聯系發現,有的借款人根本聯系不上。
“當時,老太太來到我這尋求幫助,我查看了當事人手頭上的證據材料,發現這些借條時間較長,內容過于簡單,甚至沒有借款人詳細信息,這給我們的援助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趙廣林說。
商議后,布爾津縣援助中心決定先進行調解,趙廣林和工作人員通過多個渠道找到借款人,經過多次調解,最終借款人同意按照調解約定時間還款。
轉眼一年一期的法律援助工作就要結束了,趙廣林說:“這一年,我深刻地體會到幫助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給他們提供法律幫助,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們要切實維護受援群眾的合法權益,讓各族困難群眾享受到更多法律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