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走深走實,喀什地區疏附縣人民法院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出10項便民利民措施,切實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司法服務,打通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
創建金融糾紛調解室
出臺《金融糾紛聯動快速調解實施辦法(試行)》,設立“金融糾紛調解室”,由“1名員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特邀調解員”組成的團隊共同開展調解工作,打造“一站式”金融解紛服務,推動快速調解、訴訟、執行程序銜接。
深化“分調裁審”改革
加快建設一體化糾紛解決機制,努力推動“一站式多元解紛”,完善簡案速裁快審機制,實現繁案精審簡案快審,縮短訴訟周期,節約司法成本,為公平正義提速。
實行立案“最多跑一次”
兌現“一次辦好”工作承諾,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的案件現場審核,做到當場立、馬上立、應立必立;立案材料不齊全的,一次性書面告知當事人補正事項及期限;不符合立案登記規定的,主動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深化“移動微法院”建設
當事人可通過登錄“中國移動微法院”“新疆移動微法院”申請網上立案,立案申請當日審核反饋。加強立案、分案節點管控,通過12368平臺短信推送、電話熱線查詢實現立案信息全流程公開,方便群眾及時知曉案件進展。
設立少年審判法庭
堅持問題導向,深入推進解決“執行難”、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注重調研成果轉化,整合審判力量,組成“少年審判團隊”,設立“疏附縣人民法院少年法庭”,以法治力量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開辟弱勢群體綠色服務通道
主動延伸服務職能,為老、弱、病、殘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開展上門立案、就地調解、周末庭審等服務,努力實現為民服務加速度。教育整頓開展以來,依托四個人民法庭開展巡回審判。出臺《疏附縣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便利律師到院參與訴訟工作通知》,為律師提供自助式綠色服務,律師憑借“一碼通”便可快速通行,實現“一碼在手,同行無憂”。

落實完善陪審員制度
開辟人民陪審員綠色通道,將人民陪審員信息錄入疏附法院門禁系統,方便陪審員進出,參與庭審。建立人民陪審員微信群,利用網絡科技手段,加強與陪審員的溝通聯系。加強人民陪審員培訓工作,幫助人民陪審員全面理解陪審意義,準確把握重點難點問題,更好地提升人民陪審員參審能力。
建立完善破產審判機制
抽調業務骨干成立破產合議庭,形成集中審查、集中受理、統一推進的審理模式,與相關單位對接金融機構處置企業轉貸、資產盤活問題,同時加強與上級法院、地方黨委、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為依法依規做好企業清算和破產審判工作提供人才支撐和制度保障。貫徹執行“執破直通”機制,建立審判部門和執行部門的信息共享、審執相結合制度,創新法治化營商環境舉措。開通線上審理模式,促破產審判更便捷。引入“云上”審判理念,探索利用“互聯網+”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開展審判工作,實現零場地費、零會務費,提高審判質效。強化“府院聯動”。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工作府院協調機制,開展常態化溝通協調工作,統籌協調解決企業破產處置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維護社會安定穩定。
規范執行案款發放和管理
先后出臺《疏附縣人民法院關于規范執行款等代收代付往來款項收付流程的規定》《疏附縣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款物管理工作的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執行案款發放和管理工作,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設立訴源治理法官工作室
嚴格按照縣委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各項工作要求,將非訴解紛機制建設挺在前面,以布拉克蘇人民法庭為中心,開展“馬錫五式”審判,充分發揮法院“訪惠聚”工作隊優勢,在布拉克蘇鄉2、14村兩個工作隊分別掛牌成立“‘訪惠聚’工作隊訴源治理法官工作室”。按照“訪惠聚”工作隊所在地,以縣城到布拉克蘇鄉人民政府的道路為界,將布拉克蘇鄉所轄村劃分為東、西兩個片區,形成以人民法庭為中心,“訴源治理法官工作室”為輻射點,鄉司法所、各村黨支部、村警務室、人民調解委員會、村黨員干部等力量共同參與,形成“法院主導、鄉村協作、公眾參與”三位一體聯合解紛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