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核桃林,少說也能收入3萬元。”9月3日,喀什地區葉城縣吐古其鄉拜什蓋買村村民努爾買買提·庫地來提樂呵呵地說,“今年我們的核桃又迎來了一個豐收年。”
走進葉城縣,核桃元素隨處可見,不論是路邊的核桃林帶,還是果園里連片的核桃林,青核桃掛滿枝頭,隨風搖曳。作為“中國核桃之鄉”、新疆核桃種植大縣,葉城縣核桃種植面積58萬畝,年產核桃12萬噸,核桃產業已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主導產業、富民產業。
“今年我們的核桃預計畝均增產30公斤,核桃樹已成為果農的‘搖錢樹’。”葉城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吐爾遜江·買買提艾力滿懷信心地說,預計全縣僅核桃一項就使農民人均增收3900多元。
近年來,葉城縣始終把林果業提質增效作為助力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通過優質核桃品種嫁接改造工程和果樹“四蟲一病”防控、水肥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在核桃種植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核桃產量連續10年創新高。
“今年核桃果實豐滿、個頭大,我家核桃畝產393.3公斤。”葉城縣薩依巴格鄉亞喀薩依村村民阿依夏木古麗·亞森臉上寫滿了幸福,“核桃已成為我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阿依夏木古麗今年采摘核桃時用上了搖樹機、撿核桃機。不到兩小時,10畝核桃林里的核桃就采摘完了。
“以前,這10畝核桃‘全家總動員’10多天未必能采摘完,現在用上了機械,真方便。”阿依夏木古麗笑著說,“剛采摘下來的青皮核桃,就能賣掉。”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興旺,鄉親們收入才能穩定增長。”近年來,葉城縣通過在核桃產區建立鄉村車間,由龍頭企業或者合作社運營,以“鄉村車間+農戶”的模式,實現“產業+就業”雙增收。
“核桃加工鄉村車間購置了核桃脫皮清洗、烘干晾曬、分選分級等設備。”在葉城縣伯西熱克鄉阿亞格喀拉巴格村的葉城縣鑫城美葉林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民阿依古麗·尼牙孜買提感慨地說,“經過自動化生產線加工的核桃顏色一致、外觀干凈。”
談及往事,阿依古麗說:“家里地少,聽說這里招工,我就報名來這里工作。每個月2000多元工資,我特別開心。”
在鑫城美葉林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核桃脫青皮生產線“轟隆隆”地運轉著。脫去青皮的核桃,被送進清洗機清洗。
“過去我們得把摘下來的核桃運回家,青皮要一個個用手剝。手被染得黑乎乎的不說,有些核桃仁還變黑了,影響核桃的品質。”阿依古麗說。
如今,葉城縣依托58萬畝核桃林,構建核桃產業鏈,形成了縣有龍頭企業、鄉鎮有種植基地、村有合作社的核桃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全縣已建有40多個鄉村車間,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3000多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農民的錢袋子一年比一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