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論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就必須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聚焦事關長治久安的深層次問題發力。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指出,聚焦總目標,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今年8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起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堅固思想長城,各民族共同維護好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種極端、分裂思想的滲透顛覆,才能不斷實現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有效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民族領域可能發生的風險挑戰,才能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證。
過去的五年,我區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做好民族工作,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各族干部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增進“五個認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日益增強;“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深入開展,各族干部群眾交往交流交融越來越密切、感情越走越親近;與此同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效明顯,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更加鞏固,天山南北唱響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大團結的贊歌。
這“石榴花開一家親”的和諧景象,正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疆大地的生動體現。實踐充分證明,只有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各族干部群眾心靈深處,才有新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推動新時代新疆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在部署今后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新疆工作時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和互鑒交融,大力傳播現代理念和行為方式。長期堅持、持續深化“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持續深入常態化開展“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積極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積極構建各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面向未來,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才能匯聚起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的強大力量。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方有枝榮。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深刻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各族群眾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