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的一位老師,在國家公祭日期間,公然在課堂上發表不當言論的事情被曝光之后,引起網友關注。這位老師被學校開除,雖然有一部分人覺得這樣的懲罰還不夠,但是事情基本上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過這件事情也遠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的那么簡單,這位女教師因不當言論被開除后,曝光者遭“質疑”,評論兩極分化。一些人認為他“有心計”,也有人給他發送短信撥打電話騷擾、辱罵,一些不理智的人,還將他的個人信息泄露出去。
這種輿論反轉背后的事情究竟如何暫且不論。僅從大家對曝光視頻強烈反應的態度中,能看出更多的人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正視歷史、銘記歷史、不可妄議歷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侵華日軍野蠻侵入南京,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這段苦難深重的歷史,已經鐫刻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構成了民族共同的記憶。
《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七條明確規定: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任何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都必然受到法律嚴懲。
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也有相關規定:丑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者詆毀、誣蔑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范,或者歪曲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人民軍隊歷史的,視情節輕重進行處分: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歷史不容褻瀆,個體行為應當有度。必須清楚,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近年來,一些亂象頻頻發生,比如就有人在國家公祭日穿和服逛街等,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愛國主義教育亟待加強。要把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
銘記歷史,知古鑒今。“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近年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中華兒女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必須銘記山河破碎的血淚、生靈涂炭的悲劇、滿目瘡痍的痛楚,攜手同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