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冬日的暖陽,漫步在喀什地區伽師縣鐵日木鄉幸福村,成片的胡楊林隨風搖曳,平整寬闊的巷道間村民信步前行,干凈整潔的院落里農戶各自忙碌,三五孩童嬉笑玩耍……一幅生態美、生活好的宜居鄉村畫卷展現在記者眼前。 幸福村緊鄰伽師縣胡楊林公園,距離縣城僅1.5公里。近年來,幸福村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法治化模式,推動村級治理精細化、規范化,村民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黨員先鋒 引領鄉風 2021年,幸福村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稱號。 “村子干凈整潔,產業蓬勃發展,村民誠信守法,鄰里互助蔚然成風。”鐵日木鄉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陳東林如此評價幸福村。 幸福村把黨的領導放在鄉村治理首位,建強基層組織,發揮黨員作用,將基層黨建政治優勢轉化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優勢。 幸福村共有38名黨員,村黨支部對黨員掛牌亮身份,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認領崗位”工作制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引領鄉風文明。 同時,對黨員實施積分制管理,組織黨員在干好本職事、完成組織事、做好身邊事、管好家庭事、參與公益事等方面,創先進、爭優秀,激發黨員隊伍活力。 全體黨員為基層治理獻智獻力,2021年全年,38名黨員切實為民辦實事好事76件。 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 2021年12月27日,幸福村“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干部、農民黨員、群眾代表十余人坐在一起“陽光議事”。經過2個小時的商議,最終決定實行平安志愿者輪值制度,并初步制定了方案。 2018年以來,幸福村每月固定一天為“陽光議事日”,圍繞村集體資產處置、惠農補貼發放等內容議事論事,真正做到“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 為讓村民有效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幸福村還探索村民理事會、懇談會等協商形式,建立健全民意征集、意見反饋等制度。 幸福村的村規民約就誕生在以“傳承好家風家訓家規”為主題的懇談會上。 十條村規民約都是經過村民代表充分討論后形成的。至今,村規民約已修改兩次,在2021年4月的懇談會上,又更新了“移風易俗”“糾紛調解”“保護環境”“民主管理”等內容。 自我服務和自我管理更要有自我監督。 “村里完善村民監督機制,每月通過公示欄、召開會議等形式,對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隨時公開,又建立了村民監督委員會,對村中要事進行監督,確保事事有章可依,人人心服口服。”幸福村黨支部書記王振海說。 幸福村還有個“百姓道德評議團”,為群眾大事小情把好關。 “百姓道德評議團”成員共35名,由威信較高、說理能力強的老黨員、老干部和村民代表擔任,制定村民道德規范,切實把倫理道德、家風家訓融入鄉村治理各環節,形成風清氣正、向善向上的鄉村新風。 每月幸福村會評選“先鋒黨員”“孝親敬老好媳婦”“致富能手”“最美家庭”等系列先進典型,這些典型均由“百姓道德評議團”評出。 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 近年來,幸福村完善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落實“律師進村、法律便民”工作機制,健全公共法律和心理服務體系,培養了5名法律宣講員,常態化開展法律宣傳教育。同時,依托農民夜校、文化大院,定期開辦“法治大講堂”,培養“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 法治建設成果給幸福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紅利。 2021年12月4日,幸福村二組村民熱合曼江·阿不拉一大早就去了鄉里,與當地某旅游公司對接某經營項目,為2022年的農家樂發展提前謀劃。 熱合曼江的農家樂位于胡楊林公園旁。2018年,熱合曼江參加了伽師縣舉辦的冬季大培訓,學得一手好廚藝。2019年,在政策支持下,熱合曼江將自家800平方米的院落打造成農家樂,5間房被改建為接待包廂,庭院粉飾一新,頗具風情。 承接婚禮、接待游客,地緣優勢加善于經營,2021年6月至10月,熱合曼江通過農家樂營收近6萬元。為了繼續發展生產,熱合曼江還添置了一輛小轎車。 “如今咱們老百姓日子有盼頭、生活有奔頭。”熱合曼江道出了幸福村村民的心聲。 隨著治理能力的提升,幸福村改善了村容村貌、樹立了文明新風,也帶動了鄉村振興,法治真正為幸福村托起了穩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