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過年的馓子我給你炸好了。”1月27日一早,和田地區(qū)民豐縣“訪惠聚”辦公室干部蘇倩就接到了帕太姆罕·圖爾迪打來的電話。
2016年11月,蘇倩和民豐縣若克雅鄉(xiāng)勞光村村民帕太姆罕結(jié)為親戚。5年多的時間,兩人的關系早已親如母女。

帕太姆罕說,她至今仍記得蘇倩第一次到她家時的情景。
“當時,我因腿疼躺在床上。蘇倩來后就一直坐在我的床邊,噓寒問暖。回去后不久,她就給我送來了藥。”帕太姆罕說。
蘇倩給帕太姆罕送完藥后,又打電話給醫(yī)生,仔細咨詢了帕太姆罕的病情。
在醫(yī)生的建議下,蘇倩和丈夫又開著車,帶著帕太姆罕到民豐縣人民醫(yī)院做了詳細檢查。

“蘇倩和她丈夫,還幫我支付了醫(yī)療費用。”帕太姆罕心存感激地說,“她就像我的女兒一樣。”
2017年春節(jié)的一天,正在值班的蘇倩突然聽到有人叫她的名字。
蘇倩抬頭一看,原來是帕太姆罕媽媽和她的老伴冒著寒冷,開著三輪摩托車,來給她送過年的馓子和核桃。
“我當時心里一陣歡喜,沖上去就抱住了帕太姆罕媽媽,幸福的淚水禁不住流了下來。”蘇倩說。
為蘇倩擦去淚水的帕太姆罕笑著對她說:“孩子,過春節(jié)了,我知道你一定想媽媽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另一個媽媽。”
蘇倩接過帕太姆罕專門為她送來的馓子和核桃后,對著帕太姆罕喊了一聲:“媽媽!”
之后的每年春節(jié),帕太姆罕都會給女兒蘇倩提前把馓子炸好。“帕太姆罕媽媽說了,今年春節(jié),她還會和家人一起來我家,和我們一起吃團圓飯、過團圓年。”蘇倩笑呵呵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