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瓦石峽派出所警務室民警在入戶走訪過程中得知轄區居民李某與王某因土地界限問題多次發生爭吵。
為了不讓矛盾激化,民警在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后,及時聯系司法專干、村委會干部、國土資源局業務骨干深入田間地頭合力開展調解。
通過講法律、講政策、講情理,實地查看、丈量、劃分埂子邊界等,最終使兩人解開思想疙瘩,雙方握手言和。
2021年以來,若羌縣公安局以源頭治理為切口,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途徑,全面打造“警社司”聯動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逐步實現資源整合、機制融合、服務聯動,凝聚基層社會治理合力,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
若羌縣公安局還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創新“3+N”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在警社司聯動的基礎上,主動統籌司法、綜治、國土、勞動、住建、婦聯等專業部門及群防群治等社會力量,組建專業調解人才庫,將各職能部門的業務專干、行家里手納入到矛盾糾紛調解專業人才庫,編制成覆蓋面廣、專業性強的調解隊伍;不斷完善一方吹哨,多方支援的矛盾糾紛調解模式,及時對基層掌握的各類矛盾糾紛進行快訴登記、分類、分流,由專業部門提前介入,開展接案、調解、執行、跟蹤回訪等服務,專業聯調大大提高矛盾糾紛調解質效,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若羌縣融合公安、司法行政、法院、民政、住建、鄉鎮等部門參與,分別在縣、鄉、村三級搭建了一個若羌縣“警社司”聯調中心、6個鄉鎮服務接待中心、6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0個村社區人民調解室,拓寬服務群眾渠道,筑牢“警社司”聯動基礎。在基層力量整合方面,不斷完善黨委領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在融合司法、民政、國土、住建、婦聯等力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干部、警長、聯戶長、網格長作用,全面推動黨務、警務、政務、事務深度融合,形成齊抓共管、積極參與、凝聚民心的工作格局,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和服務水平。業務工作整合方面,融合“警格+網格”,依托早派工、一會制、一張表,捆綁作業,共同開展矛盾糾紛調解、安全隱患整治、服務群眾及法治宣傳等基層基礎工作,將守護平安延伸至轄區角角落落。
“你好,某木材廠拖欠你的工資給你結清了嗎?”“謝謝你,張警官,拖欠的7.4萬元的欠款已經給我打到銀行卡里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如果沒有你們干部的幫忙,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上這個錢!”2022年1月中旬,吾塔木鄉警務區民警對近期化解的一起欠薪糾紛進行回訪。
原來,吾塔木鄉警務區民警與村委會干部共同入戶期間,了解到轄區某木材廠拖欠艾某的工資,且拒不支付7.4萬元結余款。村委會第一書記高度重視,立即召集司法所、法律援助站、警務區民警及木材廠相關負責人開展法制談話,及時講清拖薪欠薪法律后果,通過干部耐心釋法勸說,最終負責人承諾于一周之內支付其結余款項,該糾紛已妥善解決。
自服務隊成立以來,通過常態入戶走訪、搭建村級居民微信聯絡群、警民懇談會等形式全面掌握的群眾困難訴求、熱點難點問題、社情民意一一認領,開展一站式宣傳、一站式服務,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引導群眾知法、信法、守法,切實維護了群眾的合法權益。
在“警社司”聯調中心的統籌下,若羌縣融合各方力量,組建以法律法規宣傳、政策宣講為主要任務的“法律宣傳服務隊”,網上網下全覆蓋、全領域聯動宣傳,全面普及法律法規知識,宣傳防火、防盜、防詐騙、防疫情、防黃賭毒、掃黑除惡等知識,切實提高群眾法治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為主要任務的“法律援助服務隊”,緊盯群眾的急難愁盼,進社區、下農村,深入群眾中開展普法、志愿服務,特別是涉及群眾的征地拆遷賠償、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合同糾紛、經濟糾紛等方面提供法律援助,更好的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解決轄區群眾困難訴求為主要任務的“抒難解困服務隊”,常態化深入轄區“四老人員”、孤寡老人、殘疾人員等群體,定期開展幫扶慰問,主動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解決群眾的困難訴求,確保了轄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