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筆者在阿克蘇地區溫宿縣迎賓社區警務室見到凱迪爾婭·吐拉克時,她正在給身邊的女兒點贊。
原來,剛才和女兒用國家通用語言對話時,她有一個字發音不準,女兒毫不客氣地指出來,像個小老師那樣用正確的發音一遍遍地教媽媽。
凱迪爾婭的女兒艾麗菲娜·艾里夏提今年7歲,是阿克蘇市天航實驗學校一年級的學生,聰明、漂亮又可愛,是迎賓社區警務室的“老熟人”。媽媽凱迪爾婭在這里工作了幾年,她就在這里“駐”了幾年。

凱迪爾婭從當年警務室輔警到民警,又從城鎮派出所一中隊中隊長到現在的城鎮派出所副所長,一路走來,都有女兒相伴。
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要從凱迪爾婭想當警察說起。
為當警察,她豁出去了
“警察最帥!”1984年國慶節出生的凱迪爾婭,在她還是小姑娘的時候,警察就是心中“之最”。
2007年6月,凱迪爾婭從新疆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專業畢業。家鄉的阿克蘇某職業技術學校“盯”上了她,給她預留了同學們都羨慕不已的教師職位。
然而,凱迪爾婭卻義無反顧地放棄了這個職業,來到離家20公里的溫宿縣公安局報考輔警,成為輔警隊伍中少有的大學本科生。
2008年7月,她盼來了溫宿縣公安局招錄民警的機會。然而因為體能考試沒過關,她痛失了機會。
追求理想的動力有多大?凱迪爾婭用行動給了我們答案。回到警務站,她一邊繼續專心工作,一邊開始執行她的體能鍛煉計劃。無論寒冬酷暑,她自覺自愿的“加餐”鍛煉讓同事們感到佩服。
一年后的7月,凱迪爾婭迎來了第二次入警考試。這一次,她以體能第一的優異成績跨進了夢寐以求的警察隊伍,成為一名人民警察。
“我是好樣的”
圓夢的凱迪爾婭更加朝氣蓬勃,斗志昂揚。她珍惜每一次訓練和學習的機會,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到更好。
2009年12月,凱迪爾婭經歷了第一次“魔鬼”訓練。
“在特警大隊訓練營,我接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強度體能訓練。光是每天跑步10公里這一關,就讓我備受煎熬。不瞞你說,我哭過無數回,邊跑邊哭,但從來沒想過偷懶或放棄。”凱迪爾婭回憶說,除了跑步她堅持下來了,在槍支裝卸訓練中,她覺得自己也是好樣的:從拆開到組裝,只用18秒。
“時間超短,樣子極帥。” 凱迪爾婭笑著說,這是整個集訓隊最好的成績。
在經歷了執行守候、蹲點、押解等任務后,她對警察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我開始認真思考,怎樣做才能是一名合格的警察,才能是一名群眾擁護的民警。”凱迪爾婭說。
與筆者閑聊間,凱迪爾婭透露了心聲:“我到現在都喜歡外勤工作,特別喜歡跟老同志學辦案,有一天能當刑警就好了。”
然而,夢想做刑警的她,2010年12月被分配到南城派出所,坐在了戶籍窗口。

“小片警”的大作為
群眾無小事。戶籍窗口是和老百姓打交道最頻繁的窗口之一。凱迪爾婭全身心地投入進來。其間,她結婚并有了身孕。懷孕7個月的時候,辦公中不慎滑倒,導致女兒早產。
女兒生下來時在保溫箱搶救了7天,醫生說,孩子可能會有后遺癥。凱迪爾婭為此格外內疚,好在孩子在她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日漸長大,越來越聰明可愛。
產假后返崗的凱迪爾婭走到了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成為迎賓社區警務室的民警。
凱迪爾婭的工作計劃總是滿滿當當的,只要有一點時間,她就一定會去入戶走訪。“警務站太鍛煉人了,我以前不善于交流和表達,現在和同事、群眾在一起,有說不完的話。”凱迪爾婭笑了。
在警務室,凱迪爾婭不但提高了交流和表達的能力,還提高了帶團隊的能力,探索推行了實用有效的工作方法:登門拜訪“四個一”:一身警服、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張警民聯系卡;入戶走訪“四注意”:注意儀表、注意舉止文明、注意尊重居民習俗、注意方式方法……
那時候,迎賓社區警務室在縣公安局每月的專項考核中,次次拿第一,是全縣各警務室的標桿。
從容面對大考
2021年3月,凱迪爾婭被委以重任,在管理好迎賓社區警務室的同時,兼任城鎮派出所一中隊中隊長,對下轄的7個警務站和2個警務室全權負責。

肩上扛著如此繁重的責任,她面臨著兩大考驗:一是帶 “兵”必須提高國家通用語言表達能力;二是她一直獨自帶著的7歲女兒,可能時不時會因為她的忙碌而無人照看。
“對于提高國家通用語言能力的事,我給自己下了死命令,每天早上大聲朗讀一篇文章。這事其實好辦,至少我一個人就能做到。只是女兒……有時實在是難為她了。”凱迪爾婭的生活節奏加快了,晨練、朗讀、給女兒做早餐、送女兒去學校……有時候因為太忙,她只得求助他人幫忙接送、看護。
一次,凱迪爾婭因工作需要24小時不能離開崗位。半夜5點,女兒突然打來電話哭著說“害怕”。電話這端的凱迪爾婭也哭了,她只能在電話里哄著孩子,同時請女同事去家里陪一陪孩子。
2022年1月,凱迪爾婭被提拔為城鎮派出所副所長,擔子更重了。
“組織把重任交給我,當然不能掉鏈子。”凱迪爾婭深感責任大。“我明天就要開始到各個點進行內部考核。一天要走三個點,這個我要在一周內完成,然后有的放矢地整改,爭取做到更好,讓組織放心!”凱迪爾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