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從端詳漢代“司禾府印”,到觀看民族史詩《瑪納斯》說唱展示,再到踏上唐代安西都護府所在地交河故城……習近平總書記在疆視察的足跡,見證著他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高度重視。總書記強調,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
文化潤疆是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推動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從根本上解決政治認同、人心向背的重大問題。增強認同,能最大限度地拉近距離和消除隔閡,是達成共識、增進團結的前提。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對于推進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意義重大。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我國的一個顯著特征。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核心是要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要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運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歷史事實、考古實物、文化遺存,講清楚新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區,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血脈相連、命運與共的重要成員。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正確認識新疆歷史特別是民族發展史,樹牢中華民族歷史觀,鑄牢中國心、中華魂,特別是要深入推進青少年“筑基”工程,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關鍵是要增強文化認同。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是實現“五個認同”的基礎,是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根本路徑和長遠之計。可以說,增強文化認同是文化潤疆的重要目標,而文化潤疆是實現文化認同的必由之路。要端正歷史文化認知,突出中華文化特征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要多角度全方位構建展現中華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內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事實的話語體系和有效載體,讓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得到充分展現、直抵人心,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文以化之、文以鑄之,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以增強認同為目標,深入開展文化潤疆,讓文化潤疆更精準、更具體、更生動,讓認同更入心、更持久、更有力量,讓各民族人心歸聚、精神相依,為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凝心鑄魂,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提供強大的凝聚力和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