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場戰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戰士。疫情防控期間,正是有成千上萬一線人員的默默付出,才使社會得以正常運轉,群眾居家抗疫有了堅強依靠,打敗病毒有了堅實底氣。他們不是英雄卻勝似英雄,值得全社會禮敬并溫暖相待。
為了解決群眾供暖問題,有的社區干部要接打上百個電話;為了讓居民及時拿上蔬菜包,志愿者一天走上兩萬步是常有的事;為了充實基層力量,有的機關下沉干部足足兩月不能回家……他們也有身心疲憊的時候,但一聲令下堅決選擇頂上去;他們也有委屈孤獨的時候,但面對群眾永遠堅強而樂觀。他們的辛苦、他們的堅守,用馬不停蹄、席不暇暖等成語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從核酸檢測、患者救治,到物資保障、垃圾清運,再到交通管理、信息發布,本輪疫情發生以來,每一條戰線,都有人在敬業值守、無私奉獻。他們是醫護工作者、社區工作者、新聞工作者,他們是公安民警、下沉干部、保供人員,他們是環衛工、快遞員、志愿者,他們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親人、朋友、同事。面對一項項瑣碎細微的工作,他們有苦不喊苦、有累不叫累,這種舍己為人、公而忘私的精神,不正是抗疫的勝利之光嗎?
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勇士們最好的致敬,就是關心他們、關愛他們。一線人員工作壓力和強度大、生理和心理負荷高、感染風險高,各級政府應多些人文關懷,積極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加強心理疏導,合理安排輪崗輪休。要在薪酬待遇、勞動保障、人身保險等方面,為他們提供最優的服務保障,讓他們免除后顧之憂。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有時候,一線人員需要的不是點贊,而是配合;渴求的不是掌聲,而是理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積極配合一線人員的工作,對他們的付出少些理所當然、多些換位思考,少些尖酸刻薄、多些將心比心,從而使他們專心致志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