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大頭魚又名扁吻魚,是中國的特產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
近日,在阿克蘇地區拜城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和拜城縣新疆大頭魚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的聯合救助下,被困在低淺水洼的新疆大頭魚群重獲新生,安全返回克孜爾水庫。
10月16日,拜城縣檢察院檢察官在網上獲得線索——克孜爾水庫附近的一個低淺水洼中,有一群新疆大頭魚在游動。
深秋季節干燥少雨,這些魚面臨著水洼干涸和被飛鳥捕食的危險。檢察官第一時間聯系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共商救助方案。
10月17日一大早,檢察官與拜城縣新疆大頭魚保護中心工作人員沿河而上,共同尋找新疆大頭魚的蹤跡。找到水洼后,工作人員立即展開救援。經檢查,新疆大頭魚并未受到傷害,符合放生條件。
檢察官和工作人員選擇就近在克孜爾水庫放生,確保新疆大頭魚更快回到適宜的生存環境中。
新疆大頭魚起源于3億年前,有著古魚類活化石之稱,現僅存于塔里木水系,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針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不到位的問題,拜城縣檢察院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其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形成人人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主要生息繁衍地區和水域,按照規定及時劃定自然保護區,加強對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的保護管理;隨時監視、監測環境對野生動物的影響,確保野生動物得到及時有效保護。
生物多樣性關系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拜城縣檢察院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為野生動物繁衍生息營造良好環境。
檢察官呼吁群眾對非法獵捕、殺害、食用野生動物說不,發現有受傷、落單、處于危險中的野生動物時,及時聯系相關部門,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