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直檢察機關持續落實 “一號檢察建議”,主動融入全州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體系,推動“護蕾行動”深入開展,改變單純就案辦案和案后預防的模式,構建“三立三注九提升”工作模式,打造全方位的預防和保護體系,努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立足系統化,注重夯實“護蕾行動”工作基礎
提升組織領導能力,壓實責任。伊犁州成立“護蕾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活動方案,州直各縣市、各成員單位樹立全州“一盤棋”思想。截止2022年11月初,伊犁州召開領導小組聯席會議2次,集中研究部署工作任務,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積極召開聯席會、推進會共30余次,推動各成員單位積極履職。伊犁州人民檢察院結合自身業務特點,積極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嚴密防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積主動向黨委請示匯報,在全州聯合開展“護蕾行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提升機制運轉活力,促進實效。通過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打擊防范機制、考核監督機制等六項制度,做到及時梳理總結、分析研判、能動履職、提升實效、總結提煉,有力提升“護蕾行動”質效。伊寧縣院與縣政法委將考核監督機制與平安建設考核相結合,出臺《伊寧縣“護蕾行動”考核暫行辦法》,將“護蕾行動”納入到平安建設考核中去,助推各成員單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鞏留縣、昭蘇縣院建立聯合指導工作機制,對各成員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鄉鎮、村社區的參與程度、人民群眾的知曉率進行不定期檢查,推動“護蕾行動”落到實處。
提升協調聯動合力,確保效果。伊犁州直檢察機關整合專業資源,協調各方力量,打造由檢察官、法官、婦聯干部、心理咨詢師、學校老師等為主體的家庭教育指導隊伍,提升未成年人保護的合理。在全州建立起12個家庭教育指導站(點),教育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升監護意識、依法帶娃。伊犁州院融合社會力量,為未成年受害人提供幫助,聯合州團委、兒童關愛基金會、律師協會,開展“新起點”小額愛心資助“護蕾行動”關愛活動,為25名受侵害未成年人家庭發放資助金和學習用品。伊寧市院完善“家庭+學校+司法”聯動保護模式,在全市20所中小學設立“藍絲帶”檢察官信箱,及時發現未成年人遭受欺凌、虐待、侵害等方面的線索,并聯合家庭和學校的力量,對未成年人進行全方位的關注和保護。
立足多元化,注重豐富“護蕾行動”教育模式
提升教育理念,豐富教育形式。對家長家庭教育的需求進行摸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向社會征集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開通線上家庭教育指導課堂,定期推送教育音視頻、文章,不斷增強教育效果。伊犁州院在開學之際,組織州直檢察機關的法治副校長,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形式,開展線上“開學第一課”活動,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奎屯市院開展“護蕾行動”專項案件討論交流主題沙龍活動,邀請學校老師、教育局、婦聯等單位及學生家長參加,分享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心得,共同探討存在問題,有效提升保護效果。
提升教育基礎,打造輻射式陣地。建立起點、線、面三位一體的立體式教育基地,積極打造實體化運作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中心,嵌入辦案、救助、維權、預防的一體化工作格局。新源縣院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暨家庭教育指導站,該基地融合了“法治元素+檢察元素+地方特點”,結合檢察法治教育職能,針對青少年心理特征,注重趣味性、互動性、實踐性,豐富法治教育內容,定期組織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活動,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和感受法律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樹立法治理念。
提升宣傳活力,增強氛圍營造。州直各部門,各縣市結合工作實際以“線上+線下”的宣傳形式,提升宣傳合力,拓展宣傳形式。伊寧縣院聯合縣融媒體中心在“伊寧縣零距離”開設“護蕾行動”專欄,發布預防校園欺凌、侵害等法治宣傳內容20余條,強化預防侵害教育宣傳力度,提升未成年人自護意識和自護能力。霍城縣院聯合縣團委積極開展團日活動,制作預防未成年人侵宣傳冊,重點對“什么是侵害”“侵害包含哪些方式”“如何預防侵害”等內容進行闡釋。察縣院聯合縣政法委統籌協調成員單位與融媒體中心積極配合,在抖音及各大網站推出4期“護蕾行動”宣傳視頻,持續營造保護未成年人宣傳氛圍。
立足常態化,注重實現“護蕾行動”保護效果
提升兩項制度效果,關注未成年人的學校教育環境。從教育源頭減少風險隱患,制定細化強制報告、入職查詢等方案,對于實施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教職員工,及時移送公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強化教職員工、保安等工作人員的入職查詢制度,防止有侵害的前科人員進入學校,開展入職查詢5.2萬人次。伊犁州院為了保護未成年學生的合法權益,在新學期開始前,給教育系統制發檢察建議,要求學校進一步貫徹《強制報告制度》《入職查詢制度》,從源頭降低和預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發生。奎屯市院依法公開向市教育局制發督促落實強制報告制度的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加強對全市教育系統的監督管理,嚴格落實侵害未成人強制報告義務。
提升強制教育效果,關注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環境。注重解決未成年人問題背后的家庭教育問題,關注未成年人家庭監護缺失、不到位、方式不當導致未成年犯罪或被侵犯問題,精準定位“問題家長”,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針對家庭教育缺位的問題,加強對監護人和未成年人的宣傳,通過“兩法”和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宣傳,切實提升監護意識和監護職責,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引導監護人與未成年子女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暢通溝通渠道,有效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發生。特克斯縣院對于管教不嚴、監護缺位的家長,制發《督促監護令》,給予訓誡,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根據教育情況設置三到六個月的跟蹤期,對發現問題的及時予以跟進指導,督促配合接受教育,共同提升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能力。
提升聯合保護效果,關注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注重給未成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州直檢察機關聯合各成員單位,專項整治校園周邊酒店、旅館、民宿、網吧、KTV等休閑娛樂場所,對發現問題及時制發檢察建議。聯動市場監管、教育、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清理整治行動,開展校園周邊有害、危險玩具公益訴訟“小專項”工作,監督校園周邊商店給未成年學生買煙買酒等亂象,相關單位及時處罰違規違法商家,提升校園周邊各類經營者的法治意識,共同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切實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