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治則國家治。”近年來,烏魯木齊市公安機關強化“以公安之治推動首府之治”,著力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探索出一條具有首府特色、公安特點、時代特征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連日來,記者通過實地走訪,感受基層風貌,傾聽群眾心聲,領略這座城市的安定有序和蓬勃活力。
營商環境沒有最優只有更優
“去年,我們集團有40名員工辦理了落戶手續,大家來自全國各地,有引進人才、新入職大學生,也有轉移就業員工。”2月15日,新疆中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群工作部工會管理服務中心主任曹彥儒告訴記者,寬松的落戶政策讓員工安心工作,企業生產也更加穩定。
2022年,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優化措施,服務保障企業人才引進、人才就業創業、普通勞動者安居樂業。
“聽說需要兩天時間,結果我只用了兩個小時。”大學畢業生李某在烏魯木齊市注冊了一家文化傳媒公司,通過網上申請快速辦理了公司印章,她十分驚喜。
2022年以來,在烏魯木齊市,一些與企業生產經營和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安窗口業務辦理周期越來越短——辦理身份證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企業印章報備審核時間從2天減少到2小時,易制毒化學品企業業務報審從10日壓縮至2日以內。
企業和群眾的辦事時間是怎么減下來的呢?“我們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烏市公安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文義說,如通過優化56項事項流程,消減了8項戶籍和車駕管業務提交證明類材料。
去年,烏市公安局交管部門自助終端辦理業務量達到400萬筆,旅店業、公章刻制業特種行業許可證和生產性廢舊金屬回收業備案三項涉企業務實現全程網辦。
2022年底,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分局轄區一家大型企業因工程建設需要,急需從鄯善縣外調500名工人“救場”。該分局緊急安排民警駕駛警車帶道,頂著暴風雪和濃霧等極端天氣,將工人安全轉運到工地,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企業有需要,公安往前靠。我們要將服務企業放到最前沿,保障經濟健康發展。”甘泉堡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區)公安分局政委朱文峰說。
隨時隨處都有滿滿的安全感
2月14日凌晨,北京乾坤(烏魯木齊)律師事務所律師法蒂瑪從北京乘機抵達烏魯木齊,出站時不慎遺失了裝有證件和重要資料的旅行包。
烏市公安局地窩堡國際機場分局民警僅用了1個多小時就將旅行包找回,所有物品完好無損。法蒂瑪感慨地說,在烏魯木齊,無論何時何地,老百姓都有滿滿的安全感。
2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烏市公安局水磨溝區分局南湖北路派出所,副所長左富山剛結束護學勤務回到所里。“學生9點開始入園入校,我們8點就到位了,和學校安保人員、老師一起維持秩序。”他說。
當天,這座城市迎來開學,烏市公安民警全力站好“護學崗”,加強學校周邊交通疏導,確保入學安全有序。
當日22時,烏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區分局環衛路派出所陽光便民警務站亮著燈光,民警輔警的夜間勤務才剛剛開始。“我們就在群眾身邊,遇有警情第一時間趕到。”站長王洪強說。
今年1月24日,大年初三,陽光便民警務站轄區一名7歲男孩在籃球場放鞭炮時摔傷,當場暈了過去。正在一旁執勤的民警箭步上前,抱起孩子放進車里趕去醫院,經及時救治,孩子很快蘇醒,如今已經康復。
“處警速度是群眾安全的保障,便民警務站實現了‘1分鐘快速到達’。”烏魯木齊市公安局警令部110指揮室負責人包睿說。
1月23日,烏市南郊多處路段出現風吹雪,瞬間風力超過8級,氣溫降至零下20多攝氏度,不少車輛被困。“當天我們接到了20多個報警求助電話,經救援所有被困車輛都脫離了險境。”包睿說。
救援結束后,烏市公安局達坂城區分局烏拉泊派出所副所長麥麥提吐爾洪·阿西穆臉上的“煙熏妝”感動了網友。當天他和同事迎著風雪奔赴救援點,狂風卷起黑土和硬硬的雪塊狠狠砸在臉上,大家呼吸困難,無法睜眼,經過4小時奮戰,45名被困群眾全部安全脫困。
雞毛蒜皮里調出了海闊天空
保一方平安,護一方和諧。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群眾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基層民警眼中和心中的大事,他們調解千家事,溫暖百姓心。
2月13日中午,記者穿過一條條自建房中間的窄巷,來到烏市公安局南湖北路派出所昆侖路北社區警務室。這個社區有206棟自建房,居民幾乎都是流動人口,矛盾糾紛較多。
最難化解的糾紛類型之一是情感糾紛。“小情侶吵架不是小事。年輕人容易沖動,也容易走極端。”今年50歲的社區民警肖林軍在年輕租客口中是“警察大叔”,但他們之間并沒有代溝。
“讓孩子們把想法說出來,把情緒宣泄出來,再進行疏導,給出建議。”為了解年輕人的想法,提高調解成功率,肖林軍自學了心理學,還常向上大學的女兒請教。
畫好共治的同心圓,建好共享的幸福圈,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
新疆百豐恒瑞律師事務所律師邱石磊是烏市公安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分局中營工派出所錦峰社區警務室的常客。他是社區居民,也是警務室的調解員。
2022年7月,社區居民艾某的外甥女在玩耍時弄傷了一名小朋友,對方小朋友16歲、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又上門推倒了艾某的母親。兩個家庭為此產生了嚴重矛盾。
在社區民警吳迪和邱石磊多次耐心細致調解下,雙方終于達成了互諒。“一直賭著氣,心里堵得慌,現在疙瘩解開了,一家人心情也好了。”艾某說。
烏市公安局米東區分局卡子灣派出所華強社區警務室的轄區,是新華凌市場北區,有3500多個商鋪,從業人員9200多人,人流量每天4萬多人次,最高時達5萬多人次。
在社區警務室的“和為貴調解室”,記者見到了市場管理員趙冠宇和商戶牛小潘,他們都是社區民警張世豪和尼加提·阿不都外力的好幫手。
“市場里有些糾紛民警還真無從下手,因為不懂行。”張世豪說,一次一名鐵藝加工商戶因收到的材料型號與約定的不符,與發貨方產生糾紛,而同樣經營鐵藝加工的牛小潘給出了專業建議——發錯的材料可以制作另外一種產品,這樣就不折騰了。這起糾紛就此化解。
“都說做生意誠信為貴,我們說和氣生財也同樣寶貴,所以調解室命名‘和為貴’。”張世豪說,這個理念已得到廣大商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