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為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今年以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行政系統聚焦三個方面,整合優化各類法律服務資源,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構建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著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追求法治為民宗旨,采取更多惠民便民利民舉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提質增效。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司法所、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加快建成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網絡。持續擴大法律援助受援人和民事項目援助范圍,簡化援助申請流程。持續開展“法援惠民生”活動,推進落實法律援助“全域通辦”機制;建立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討薪、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快速受理辦案“綠色通道”;為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法律服務。充分利用中國法律服務網、“12348”熱線、手機APP等平臺,讓群眾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聚焦實現法治博州目標,推動基層法治建設行穩致遠。認真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市縣法治建設的意見》,司法所主動承擔法治審核、基層行政執法協調監督等工作,提升基層依法行政素養,推動基層法治建設,當好基層黨委、政府法律顧問,協助審查鄉鎮(街道)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政府合同等重大事項合法性,排除行政爭議隱患。協助基層黨委、政府運用法律手段解決重大矛盾糾紛和群眾關注的涉法熱點問題,指導督促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結合新時代基層法治建設需要,協助開展人民陪審員選任、鄉鎮(街道)綜合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協調等工作。
聚焦樹立社會法治精神。在司法所設立立法民意征集聯系點,引導公眾參與立法計劃、征求公眾對立法草案意見,協助開展立法調研評估等。探索建立行政復議委員會,積極建設行政復議基層聯系試點,推進司法所提供復議咨詢、接受行政復議申請,協助縣市政府行政復議機構做好案件調查、和解、調解等工作。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實施意見(試行)》,實現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配合,樹立打造調解品牌的意識,構建“大調解”格局。關注重點人群、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筑牢人民調解預防化解矛盾“第一道防線”,持續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擦亮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