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區6300余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十四五”期間,我區將完成19931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任務。這些彰顯民生溫度的舉措,保障了特定群體的需要,極大增強了殘疾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同全社會無障礙需求相比,我區無障礙環境建設仍需再加把勁。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全體社會成員普遍受益的民生福祉。《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10周年以來,新疆無障礙設施硬件建設提速,但面向的群體主要是殘疾人。
事實上,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人、失能老年人以及因年幼、生育、疾病、意外傷害、負重等原因有無障礙需求的人不在少數。當前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不匹配,無障礙設施功能不完善、建設質量不高、覆蓋面不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導致有無障礙需求的社會成員,并不僅限于殘疾人特定群體。因此,無障礙環境建設作為對全社會無障礙需求者的托底關懷,更應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
2022年10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進一步拓展了無障礙內涵。從保障特定群體需要,到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無障礙需求,體現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理念的進步。以此為契機,無障礙環境建設,可以嘗試從硬件設施建設逐漸向綜合環境建設過渡,從保障特定群體需要到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無障礙需求過渡,從城市向農村過渡。在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發展大背景下,要想把這項系統而復雜的民生工程做好,還應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深度應用于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務場所、信息交流等領域,全力推動構建無障礙環境建設新格局。
一枝一葉總關情。無障礙環境建設還需提高全社會的無障礙意識,重視存量和質量,不斷做加法、做增量。期待我區各地都能以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為新起點,全方位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加快形成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信息通暢、體驗舒適的無障礙環境,讓全體社會成員享受無障礙、有品質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