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 近日,阿克蘇地區沙雅縣人民法院紅旗人民法庭庭長艾力塔比爾·艾海提在沙雅縣紅旗鎮包爾海村、多勒昆村忙個不停,對人民調解員和法律明白人開展法律法規培訓。
在紅旗人民法庭繪制的上一季度“紅黃綠”三色預警圖中,包爾海村、多勒昆村標注為紅色,這意味著兩個村的矛盾糾紛數量較多,化解力度有待加強。
包爾海村耕地多,村民大多從事種植,村里的矛盾糾紛多與種植有關。去年3月,包爾海村阿某發現別人家種的玉米苗長勢旺盛,自家20畝玉米地的出苗率明顯不高。他認為,玉米種子有問題,要求農資店老板進行賠償。
得知此事后,艾力塔比爾和包爾海村人民調解員一同趕到玉米地,發現阿某家地里的玉米苗確實長得不好。農資店老板表示,同一批種子,別的買家種后長勢很好,只有阿某家的有問題,說明跟阿某的種植技術不佳有關。
阿某不服氣,執意要求賠償。
艾力塔比爾聯系農業專家,實地查驗后發現,確實是阿某種植技術不過關。
“還有沒有什么辦法補救?”盡管責任分明,艾力塔比爾還想幫阿某爭取,向農業專家討教經驗。
農業專家現場教授了阿某種植技術,農資店老板也免費向阿某提供了促進玉米苗生長的藥物。
此案雖已結,但村里類似的糾紛還很多。艾力塔比爾與村“兩委”成員商量后,邀請農業專家組織村民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并在培訓中,以阿某的經歷為例,引導村民們科學種植、依法維權。
多勒昆村距離紅旗鎮較近,日常外出務工、做生意的村民較多,矛盾糾紛多為買賣糾紛和民間借貸糾紛。自今年1月起,艾力塔比爾聯合紅旗鎮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工作人員,分批前往該村開展有關買賣合同和民間借貸的普法宣傳,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
據了解,紅旗人民法庭采取日分析、周研判、月評估方式,聯合鎮矛調中心,通過召開調委會的形式,區分矛盾糾紛類型,將案件分流至各村、司法所、派出所或其他站所、群團組織進行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行政調解,對無法進行調解處理的糾紛及時立案,真正實現調解為主,訴訟斷后。同時,動態監測各村糾紛受理情況,每季度更新“紅黃綠”三色預警圖,標注紅色的為警示村,標注黃色的為風險村,標注綠色的為“無訟村”。
“我們定期針對矛盾糾紛頻發的村,采取集中培訓、巡回審判方式,廣泛開展‘訂單式’普法教育,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筑牢平安鄉村根基。”艾力塔比爾說,自2022年三色預警機制運行以來,紅旗鎮先后創建7個“無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