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開展主題教育 推動人民法院工作再上新臺階
新疆平安網訊 4月5日至7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張軍率最高法調研組到廣東法院、最高法第一巡回法庭開展調研,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對照黨的二十大重大部署,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對照全國法院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電視電話會議有關要求,找準人民法院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以司法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張軍結合調研了解到的情況,對廣東法院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學思想,司法審判工作要有靈魂。主題教育強調學思想,就是要讓我們的各項工作有靈魂、有方向。就審判工作而言,我們要清楚繁重工作的目標是什么,為了什么。“法官不是辦案機器,每辦理一起案件,都要努力做實厚植黨的執政根基。我們應當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感受到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司法實踐,這就是司法審判工作的靈魂。”要對照主題教育要求,檢查我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是否還不夠深入,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領會、落實是否還不夠到位,結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找準方向,守住司法審判工作之“正”。
強黨性,服務高質量發展要更自覺。“黨性是什么?是嚴守初心使命、牢記入黨志愿、不忘國之大者。”就司法審判工作而言,就是要以自身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司法是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也是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人民法院各項工作都要從政治上看、按法治來辦。廣東法院身處改革開放最前沿,更要始終繃緊政治這根弦,把政治自覺、法治自覺融為一體,積極主動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重實踐,法院法官管理要循規律。面對如此之多的案件,疲于應付只能結案了事,達不到公正與效率的要求。必須以科學的審判質效考評體系為抓手,最大限度內部挖潛。“沒有科學的考評,只能是‘要我干’,有了考評,才會‘我要干’。”考核要遵循司法規律,破解“年底不收案”的關鍵在于科學運用好審限內結案率。考核要與激勵獎懲結合起來。“員額制不是鐵帽子,要有進有出,能力素質不合格的要退額”。“抓實抓好公正與效率,樹牢司法公信權威,讓老百姓對法院的審判工作放心”。
建新功,審判隊伍建設要展新貌。政治路線確定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要把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融為一體抓,把嚴管就是厚愛落到實處”。“‘三個規定’要求‘有問必錄’,不能自行判斷,更不能為了不記錄而‘與世隔絕’。”為案子來找我們的,絕大多數是監督我們。要收下來,依規定記錄,依程序辦理,把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監督做實。
調研組一行還看望慰問了一線法院干警,與訴訟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調解員溝通交流,了解一線辦案情況。調研期間,張軍與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偉中,省政協主席、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林克慶,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省委常委、秘書長張曉強舉行了工作會談。廣東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袁古潔,最高法黨組成員、副院長楊萬明,廣東高院黨組書記、院長張海波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