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分!還不錯哦。”4月2日,在新疆師范大學(昆侖校區),杜小麗輕點鼠標,查看自己的考試成績后開心地說。
當天,全區近600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杜小麗一樣,通過“新疆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臺”參加了自治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線下集中考試,考試成績將作為其所在單位2023年法治建設考核重要參考依據。
此次考試是我區第二十個“憲法法律宣傳月”活動之一。近年來,我區將各級領導干部作為普法對象的重中之重,用“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如今,領導干部任前考法、領導干部帶頭學法用法、領導干部帶頭依法行政……一項項鼎新之舉已全面鋪開,普法工作“關鍵少數”的表率作用正逐步凸顯。
任前考法嚴把關口
海浪之前是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司法局南灣街司法所一名司法助理員,因工作努力、表現出色,今年被天山區委組織部門擬提拔任用為團結路司法所副所長。
3月26日,海浪和29名干部參加了天山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的2023年第一場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他以94分的成績通過考試。
“任前法律知識考試要求閉卷答題,我提前半個月就進入‘備戰’狀態了。”海浪說。
2022年12月8日,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宣傳部、全面依法治疆委員會辦公室及自治區司法廳聯合印發《關于建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推動我區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結合《意見》,烏魯木齊市委組織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印發《烏魯木齊市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實施辦法》,將任前考法作為領導干部提拔任用的必經程序;和田地區每年按照比例組織部分領導干部開展年度集中學法考試,考試成績作為年度法治建設績效考核依據;克拉瑪依市通過對新提任縣處級領導干部進行法律知識測試,不斷提升領導干部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辦事的能力。
烏魯木齊市司法局黨組書記高娃告訴記者,烏市把將領導干部任前考法的考試結果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依據,考試成績合格者,按規定程序任用;當次考試不合格的,可補考一次,補考仍不合格的,暫緩任用或者建議重新研究使用。

領導干部帶頭學法
領導干部作為“關鍵少數”,是學法用法的帶頭人。4月以來,我區各地、各部門廣泛組織開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并開展“一把手”法治宣講活動。
4月3日,策勒縣奴爾鄉亞其村開展會前集中學法活動。該村黨支部書記庫爾班妮薩罕·麥提賽迪從憲法的概念和特點、憲法的意義和作用等方面進行宣講。“我們堅持逢會必講、開會必學,切實讓會前學法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常態,不斷提升村‘兩委’成員法治意識和法律知識儲備。”庫爾班妮薩罕說。
近年來,自治區建立了領導干部中心組學法、重大事項會前學法制度,并將法律知識學習列為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各類培訓班的必修課。其中,開展領導干部法治講座已成我區普法工作的一項長效機制。

“我們要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把法治要求貫穿到交通運輸工作全過程、各方面……”4月3日,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艾斯哈提·阿哈提為該局黨員干部講法治課時說。
當天,博州交通運輸局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集體學習習近平重要文章《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大家表示,要緊密結合交通運輸行業實際,深刻領會和把握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的重大意義,以實際行動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
記者從博州全面依法治州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為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博州黨委全面依法治州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統籌落實每月一期的領導干部法治講座,采取每月集中舉辦、統一地點、統一參加講座人員的方式進行。
近年來,我區推動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深入開展“法治講堂·逢九必講”活動,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能力;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基層行,在全社會營造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考學并用以法惠民
法治實踐成效是檢驗領導干部學法工作的重要標準。
4月初,尉犁縣居民王某通過微信小程序“尉解紛”化解了一起借貸糾紛。“很方便,提交相關信息后,工作人員聯系我,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幫我化解了糾紛。”王某說。
“尉解紛”小程序是我區開展“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的縮影。2022年,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疆辦首次在全區開展了“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專項解決法治領域各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確定了10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一年來,群眾反映強烈的污水外溢問題解決了、小區停車難得到緩解、滯銷的農產品順利售出……一大批民生問題和訴求得到解決,架起了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去年以來,我區各地住建部門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管理品質,強化窨井蓋、廣告牌匾、城市“蜘蛛網”及背街小巷管理,規范生活垃圾全流程監管,申報打造19個自治區城市精細化管理街區示范樣板,引導攤販規范有序入市,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在2022年10個“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中,老年人、未成年人、就業人群等群體成為重點關注和守護的對象。
2022年9月1日,新修訂的自治區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施行,我區部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法規宣傳、敬老助老活動,并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2022年,新疆檢察機關強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對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的42萬余人進行入職查詢,同時推動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保護形成合力,“未”愛護航活動取得顯著成效;自治區人社部門加大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力度,實施系列減負穩崗就業政策措施,讓群眾共享法治建設成果。
民生福祉法治賦能。2022年,自治區紀委監委組織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促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發放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確保各項惠民惠農資金充分惠及各族群眾。
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會同有關單位開展“訴源治理鞏固提升年”活動,進一步完善前端預防、多元化解矛盾糾紛服務網絡,推進“源頭減量”“三進強基”“多元增效”三大工程。
在憲法法律宣傳月期間,我區各地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立足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深入推進法治新疆建設,繼續強化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的能力,發揮好厲行法治、依法辦事的“頭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