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們主要是來給大家作個反饋——美匯小區的那兩堆土我們已經協調住建部門做好了防塵措施,再刮大風,咱們就不用再‘吃土’了。當然,只做防塵不治本,很快住建部門還會拿出方案,盡快將土堆‘移走’,這事我們盯著,直到徹底解決!”
5月26日11時,吐魯番市托克遜縣托克遜鎮金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周亞琴和社區副書記托合提·巴哈依等5名社區干部端著小板凳,來到美匯小區的樹蔭下組織居民說事,對不久前收集到的群眾訴求解決情況向群眾反饋。
“這事干得好,不光收集了問題,解決效率也很高!”美匯小區居民艾拉汗·賽提忍不住夸贊道。

“從過去群眾有事‘上門找干部’,到現在每周干部和志愿者把服務‘送上門’,社區通過整合資源、發動群眾、機制保障,推動社區治理人人參與,治理成果人人共享。”6月6日,托克遜縣托克遜鎮黨委書記龍小剛對記者說。
龍小剛所說的“上門服務”,是今年4月起金泉社區推出的“逢五行動日”。
金泉社區位于托克遜縣城鄉接合部,轄區居民多、單位多、店鋪多,社區面臨管理難度大、服務難到位等問題。
今年年初,金泉社區安排干部和平安志愿者上門征求群眾和單位意見,發現社區人才不少,各單位服務社區的愿望也很強烈,于是很快制定出“逢五行動日”這一計劃。
金泉社區將每月的第一個周五定為“公益日”,調動社區有特長的居民在社區開展愛心活動;第二個周五定為“義診日”,組織轄區衛生部門、藥店、醫務人員等為群眾免費送診;第三個周五為“服務日”,由社區志愿者做衛生死角清理,給獨居老人送溫暖;第四個周五為“說事日”,社區干部端著小板凳在網格內組織居民議事。

日子定下來了,任務要派得出去。金泉社區依托“大黨委”工作機制,以黨員“雙報到”為工作載體,對參與服務的黨員、群眾實行積分制管理,充分調動大家參加社區服務的積極性。
今年4月,金泉社區廣泛征求居民訴求,整理出19個項目清單,缺乏文化活動場所、健身器材缺失、特殊群體生活不便等,群眾需求件件迫切。
很快,就有單位和志愿者行動起來,大家借助“逢五行動日”紛紛認領任務,托克遜縣委員會辦公室認領了“建設文化場所”的任務,出資出人為社區搭建起一間書法室和圖書室;兩家理發店店主為4名老人上門理發;托克遜縣人民醫院退休婦產科醫生努斯來提·買買提主動參與義診活動,為轄區婦女及孕婦做檢查......
近兩個月來,周五“說事日”也愈加受到居民熱捧。
4月28日,第一次“周五說事日”,社區派出干部端著一摞小板凳到處找群眾,樹蔭下、涼亭里、活動室,哪里群眾多就把板凳擺在哪,就地跟群眾“嘮嗑”,僅一天就收集到6件群眾的“煩心事”。

“我們小區的機動車停車位快被亂停亂放的電動車‘占領’了,不僅停放混亂,還容易出現剮蹭等小事故。”美匯小區居民依再提汗·艾提說。
當天,負責美匯小區的物業公司經理馬貴華也參加了議事,他當即表態,“小區有700多個機動車停車位,完全能滿足機動車的停車需求,你說的現象的確存在,我們今天就整改,后期還會安排人員不定期巡邏、勸阻和宣傳,規范電動車停車行為。”
“美匯小區33號樓旁邊的兩大堆土沒做防塵,已經堆放1年多了,一刮風吹得到處都是土,我們窗戶都不敢開。”美匯小區居民依力哈木·買買提“吐槽”道。
“我們小區雖然是新小區,但很多業主已經入住兩年了,因為沒通天然氣,一直使用的液化氣,費用高、安全系數低,我們反映了快兩年都沒得到解決。”潤園小區居民劉衛云說。
......
收集來的6件群眾訴求,有些解決起來有難度,無法當場解決的,社區干部就一一記錄下來。說事結束后,社區很快將這些問題形成任務清單,分別派單到住建部門、物業公司和燃氣公司等單位、部門。
記者通過與社區干部回訪發現,截至6月6日,除了潤園小區的天然氣改造工程正在進行協調外,其他訴求均已妥善解決,群眾對此十分滿意。
群眾有所呼,社區有所“動”。借助“逢五行動日”這一載體,金泉社區實現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截至目前,參與“逢五行動日”的黨員、群眾超過200人次,數十件群眾訴求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