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推動解決“新疆不包郵、不發貨”問題;印發實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與監管工作指引》,為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再添保障……在主題教育中,我區各單位勇于向群眾身邊的“老大難”問題開刀,彰顯了動真碰硬為群眾解難題的真情與擔當。這種直面難點、直擊痛點的工作作風,必將推動主題教育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效果。
“老大難”問題,通俗地講,就是那些明明需要解決,卻由于“種種原因”總是解決不了的問題??偸墙鉀Q不了,原因有二:一是問題本身復雜,解決難度大;二是問題本身不大,由于長期存在認識、責任、能力等缺位,小問題被拖成了大問題,解決的難度亦加大。需要明確的是,一些群眾關心的“老大難”問題也是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痛點和難點,它們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得到解決,還會嚴重牽制發展速度。
解易事,省時省力見效快;破難題,耗時耗力收效慢。然而,我們絕不能以事易而為之、以事難而不為。破解“老大難”問題,承載著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最終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根本評判標準。如果干部遇到群眾最關心的難題就玩“躲貓貓”,任其“坐大變老”,這是拈輕怕重、挑肥揀瘦的作風表現,怎能令群眾滿意?只有對難題不回避、不推脫,迎難而上,將長期困擾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徹底解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才更強,主題教育也才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再聚焦問題本身,“老大難”問題難解卻并非無解。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跑路”,各族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愿望漸成現實;為農產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新疆特色農產品賣得更快、更遠了;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基本解決了旅游景區如廁難題……近年來,我區緊跟時代步伐,運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解決了一大批“老大難”問題。實踐證明,只要找準病根,切實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找對方法路子,“老大難”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當然,向“老大難”問題開刀,也絕非易事。一些問題既需要統籌協調多方面的利益關系,又需要真刀真槍地干,有時候還需要真金白銀地投,拿不出可操作、能落地的關鍵舉措,是難以成功的。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苯鉀Q“老大難”問題的關鍵就是過河的“橋或船”。當前,無論是推動解決新疆“不包郵、不發貨”問題,還是實現對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全流程監管,都要著重想辦法解決“橋或船”的問題,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將難事辦好。
開展主題教育,不僅要解決好出現的新問題,更要奔著“老大難”問題去、跟著“老大難”問題走、盯著“老大難”問題改,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難題、破困局的實際成效,只有如此,群眾對主題教育的滿意度才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