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瑪納斯縣持續推進網格服務管理實體化建設、實戰化運行、實效化提升、規范化運轉,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和網格示范效應。通過智慧賦能、群眾訴求‘瑪上辦’;融合發展、基層治理重自治;黨建引領、網格服務更優化,著力讓網格服務工作貼近群眾需要,因地制宜展開善治取得成效。”7月8日,瑪納斯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潘偉說。

智慧賦能 群眾訴求“瑪上辦”
4月5日,瑪納斯鎮御景苑社區居民李鵬飛通過“瑪上辦”平臺,反映了瑪納斯鎮中心幼兒園附近路段一處廢棄窨井蓋下陷和水泥墩占道問題。“瑪上辦”平臺接到群眾反映后第一時間“派單”到責任單位。該縣住建局市政建設服務中心“接單”后,迅速派員實地了解情況、落實解決方案:填埋廢棄窨井、移除占道的水泥墩。
“反映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瑪上辦’架起了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是個為民辦實事的平臺。 ”李鵬飛感慨道。
針對群眾多元化訴求,3月31日,瑪納斯縣搭建“瑪上辦”平臺,開設“瑪上問”“瑪上幫”“瑪上購”“瑪上游”4個板塊。群眾無小事,能辦馬上辦。通過打造指尖上的問政平臺,及時收集群眾各類訴求和意見,在該縣信訪局設立“瑪上辦”后臺管理服務和群眾訴求辦理場所,由7個部門抽調12名業務骨干組建辦公力量。目前,“瑪上辦”平臺已有71個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11個鄉鎮共計82家單位進駐,確保群眾訴求涉及單位能高效率響應,做到即收即轉、迅速派單,快速受理、即時辦結,統籌協調、及時督辦,一事一評、群眾滿意。
今年上半年,“瑪上辦”平臺共收集群眾反映各類留言及問題訴求2224件,已辦結2099件,辦結率94.4%,滿意率達95.4%,信訪量同比下降54.3%。

融合發展 基層治理重自治
4月12日,瑪納斯縣樂土驛鎮上莊子村網格員王新樂入戶走訪時了解到,村民澆水有的從東往西澆,有時從西往東澆,還有些村民為了方便經常發生“截流”、亂關閥門的現象。這樣一來,不但浪費水資源,導致滴灌壓力不足,灌溉效率低下,還引發了不少矛盾。
4月15日,王新樂向該村網格黨組織書記吳新民匯報后,吳新民召集相關人員實地調研、廣泛收集民意,提出了解決意見。該村召開村民大會,制定上莊子村用水管理辦法:所有的種植戶按確定的順序執行澆水,對水源統一精細管理,村民有序使用。
“用水辦法實施以來,今年大家澆水時再也不用一直盯著泵房擔心澆不上水了,在家等排序即可。” 上莊子村村民程利存說。
樂土驛鎮上莊子村網格致力于基層網格員隊伍的培訓,建立上莊子網格實訓基地,從完善村規民約入手,在廣泛征集村民意見的基礎上,針對村級重點事項、與群眾日常息息相關的問題,組織村民討論協商、達成約定,讓村規民約更加貼近實際需要、順應共同意愿。該村的村規民約被評為“自治區優秀”村規民約。
今年以來,樂土驛鎮鄭家莊村網格不斷探索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發展模式。通過“五微服務”,推動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村里多年來無一例矛盾糾紛激化出村、刑事案件保持多年零發案。
“以前鄭家莊村上很多人都去昌吉、烏魯木齊定居。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現在村里的產業多了,群眾的收入提高了,生活環境跟城里沒什么區別。外遷的人又陸續返鄉。截至目前,近三年陸續返鄉的村民有近百戶,其中大學生有20多人。”6月12日,該村黨總支書記、網格中心主任張兵說。

黨建引領 網格服務更優化
4月16日,瑪納斯縣新街社區海潤天璽小區居民反映:該小區20號樓1樓業主違規改建車庫,存在安全隱患,引發鄰居強烈不滿。收到居民反映,社區副主任、海潤天璽小區網格長胡芳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了解情況:原來業主在打掃兩間相鄰的車庫時,為了增加使用面積,不僅砸掉了兩間車庫的隔墻,還向外擴張1米位置。胡芳將問題上報社區,與物業人員入戶,見到了業主劉某。該社區黨總支書記羅磊請來了小區內德高望重的鄰居、一起給劉某做工作。劉某聽后,認識到錯誤,表示愿意配合。4月23日,看到違建拆除了,小區居民紛紛點贊。
“瑪納斯縣社區網格通過建立物業、業委會和網格黨支部‘三方’聯席會議制度,通過召開‘紅色物業’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網格內居民需求。對矛盾糾紛、安全隱患融入到網格治理,最大限度實現組織共建、活動共聯、服務共促,優化網格服務。”7月8日,瑪納斯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周曉博說。
今年以來,瑪納斯鎮西關社區黨總支書記、網格中心主任黃建華結合社區網格實際,以社區黨建及民族團結示范點創建工作為契機,制定了“石榴花開、和美西關”為主題的“紅石榴”工作法,讓社區居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近日,瑪納斯鎮西關社區“紅石榴”工作法被確定為自治區優秀社區工作法。該縣黨建引領優化網格服務 ,還提出“1356”工作法:突出“一個”核心,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選優配強網格黨組織書記,構建社區、網格、業委會、物業企業“四位一體”的基層治理格局;使“我被管”變為“我來管”,為居民提供精細化服務。截至目前,該縣網格員排查各類矛盾糾紛979件,成功調處971件,協議金額3479萬元,排查發現各類風險隱患666條,將潛在風險隱患化解在源頭。